本报北京3月22日电(记者王光荣、冯永锋)本报《新闻聚焦》“探寻中关村发展之路”自2月25日刊出以来,在广大读者中引起强烈反响。连日来,热线电话铃声不断,广大读者非常关注中关村发展前景,纷纷发表自己的看法并提出许多建设性意见,他们期待着中关村创造新的辉煌。
北大方正集团董事长魏新读完这组报道,谈到要掌握核心技术时,感触最深。他说,一个企业在做今天事情的同时,还要看着明天的事,甚至想着后天的事。企业必须要有一个长远的规划。像方正这样的技术型企业,必须要致力于开发拥有自主技术和自有品牌的高科技产品,并以不断创新的技术实力拓展全新的商业机会和市场空间,借助市场来刺激技术,从而实现市场与技术的互动。
中科院研究生院周啸东在给本报发来的传真中说,他对“管理创新比技术创新更迫切”一文深有同感。他认为中关村企业管理要创新就必须首先要求我们的管理教育进行创新,大力发展创业管理教育。他说,创业企业、中小型企业、成长型企业的管理有着自身的鲜明特点。与一般的MBA或技术管理教育相比,这一类企业的管理教育内容应该有其针对性和独特性,但是很遗憾,目前中关村的高等院校很少能够提供这样的管理教育。
北京青年创业投资服务中心主任高斌则建议,中关村企业要学会“挣小钱,花大钱”。挣小钱是指高新技术企业并不是暴利企业,照样需要诚实经营、扎实经营、逐步积累。所谓花大钱,就是中关村企业要有高级金融活动能力。以后,公司上市是企业发展的重要选择。上市之后,企业往往会出现两个问题,一是企业此时已经成为股东,但管理者的思想却还没有转过弯来,仍旧觉得是私有公司;二是资本量大了,十亿元、几十亿元摆在面前,很多人一下子不知所措,晕头转向,要么让钱呆在银行里不敢周转,要么胡乱投资,玩起资本游戏,抛弃主业。目前,中关村的企业仍需要在成长中不断学习。
负责规划中关村西区的清华大学规划设计院非常关注中关村规划和文化建设。他们认为,中关村的规划要贯彻以人为本的理念,以社会生态、经济效益和可持续发展原则开拓科技园区的发展空间、确定功能布局,按照一流水准进行总体规划、分步实施,建立一种效率、安全、舒适、美观、人与环境和谐一致的生产、生活环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