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社呼和浩特3月23日电内蒙古自治区的考古人员不久前在对一个古城遗址进行发掘时,出土了60多件战国至汉代时期的瓦当,种类丰富、保存完整,有些在我国北方草原地区尚属首次发现。
这一古城位于内蒙古和林格尔县土城子乡土城子村。据考证,战国晚期,这里已有农业聚落,西汉初年兴筑城市,名曰“成乐城”。后有鲜卑拓跋在此作过都城,名为“盛乐”。至元朝末期,古城终被完全废弃。
据内蒙古文物考古研究所工作人员李强介绍,这些瓦当出自古城的西北。值得一提的是,这批瓦当不仅保存较为完整,而且种类十分丰富,有云纹、树纹、文字和动物纹的等等。其中有一瓦当,盘面中间为树纹,树上有一对飞燕,树下有一对羊,树的两侧还有一对猴子。这个所的考古专家魏坚考证说,这一构图的瓦当在内蒙古尚属首次发现,在国内也少有所闻。他指出,图案中的猴大概有“封侯”之意。
另据李强介绍,其中还有鹿纹、变形五角星的,在国内也都十分罕见。
据考古专家介绍,瓦当是我国古代城市的一个标型器,只有诸如宫殿、寺庙等大型建筑才用,它可反映其所处时代的建筑工艺水平、艺术审美情趣和经济发展状况等。因此,考古专家认为,这批瓦当的出土在一定程度上反映出战国至汉代我国北方草原地区已有较高水平的手工业和建筑业,并且经济繁荣、社会稳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