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秉鍊1998年4月起任广西工学院党委书记、院长,是广西优秀留学回国人员,全国优秀教育工作者,享受政府特殊津贴。 
近几年来,广西工学院抓住高校扩招的机遇,在招生规模、人才培养质量及投入等方面都得到了快速发展,对促进广西经济的发展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
当问到该院为何能迅速发展时,黄秉鍊说:主要是靠学院发扬自立更生精神,克服“等、靠、要”的思想,在上级拨款只能维持学校正常运转和缓慢发展的情况下,紧紧抓住教育体制改革这个关键,推动学校的跨越式发展。
黄教授介绍说,作为工科院校,要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和创新能力,如不与企业结合,显然难以有所作为。1985年自治区决定将广西工学院从首府南宁迁至柳州这一广西工业重镇,就是要促进学院与企业的紧密结合。“联合办学”,因此也成为广西工学院历届领导班子的办学理念。但是,联合办学如何向更深更广的领域拓展?必须在办学体制上有大的突破!广西工学院与柳州市13家大中型企业发起,于1994年4月在广西高校中率先成立了“广西工学院董事会”,从而建立起“政府宏观调控、社会广泛参与、学校面向社会自主办学”的新体制。目前,董事单位已由发起时的14家发展到44家。董事会下设人才培养、科技合作、教育基金委员会,本着“优势互补、互惠互利、共同发展”的原则开展工作。7年来,柳州市政府及董事单位共捐资2000多万元支持工学院的建设。
办学体制的转变,推动了专业结构的调整和人才培养模式的创新。学院在人才培养上立足于适应柳州乃至广西经济建设需要,同时应董事单位的要求,优先为其选送毕业生,开办进修班、专业证书班等。如最近学院与广西柳江造纸厂进行产学合作,举办制浆造纸专业试点班,这样采取主辅修形式对口培养企业急需的应用型、复合型人才,很能适应人才市场的需求,受到企业的欢迎。
办学体制的转变,也推动了学校科研水平上新台阶。学院先后在董事单位及其他企事业单位建立了10个校外专业教学实验室和近50个校外教学实习基地。采取企业持牌、校内引进、联合投入三种构建模式建立的汽车发动机实验室、数控机床实验室、激光数控一体化研究中心等校外专业实验室,设备总值达5600多万元。近来,学院又与设在柳州厂矿企业、研究所的国家级技术中心、博士后工作站等携手合作,以实现物资、人才、科研成果等方面资源的共享,进行学科联合共建。
黄秉鍊最后告诉记者,“以学科建设为龙头,努力提高教学水平、科研水平,实现硕士单位授予权和硕士点‘零’的突破是广西工学院发展的当务之急。”他说,广西工学院只有加快改革发展的步伐,在上规模的同时努力上水平,最终办成以工为主,理、工、文、经、管相结合的理工大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