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北京4月2日电(记者薛冬)维生素D3是人类维持生命和保持健康不可缺少的一种脂溶性维生素,但其生产技术长期以来被国际上三大公司(瑞士罗氏公司、德国巴斯夫公司和荷兰杜发公司)所垄断。我国经过多年努力,近来在生产工艺和产业化方面均取得突破。在今天中科院主持召开的中科院理化技术研究所“维生素D3生产新工艺”科技成果鉴定会上,包括戴立信、王佛松等9位院士在内的专家认为,我国维生素D3生产新工艺设计思想先进,在工业化试生产中,达到了国际上维生素D3生产的领先水平,使我国一跃成为世界上掌握维生素D3先进生产技术的国家。
据介绍,维生素D3主要作用是调节钙、磷代谢,促进肠内钙、磷吸收和骨质钙化,维持血钙和血磷的平衡。目前我国每年所需维生素D3折合纯品约为10吨,全部依靠进口。每年耗外汇2000万美元,仍无法满足日益增长的需求。自“七五”以来,维生素D3的生产一直被列为国家科技攻关与开发生产的重点科技项目,但未有重大突破。
中科院原感光所(现理化技术研究所组成部分)在多年光化学研究基础上,于20世纪90年代初提出一条不同于国际上通用的新合成路线。并从1996年开始,与浙江花园工贸集团有限公司合作,建立车间进行中试,在理化所建成了一条年产3吨的维生素D3新工艺生产线。2000年,理化所将该技术成果向花园集团进行转让,并由花园集团在浙江又建成另一条年产6吨的维生素D3生产线,进行了试生产,得到了质量合格的维生素D3油剂。该生产线产品目前已在国内市场销售,国外一些公司闻讯也前来订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