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glish

车轮滚滚永向前

2002-04-08 来源:光明日报 本报通讯员 刘和涌 我有话说

“一不怕苦、二不怕死的共产主义战士”杨水才的故乡——河南省许昌县桂村乡水道杨村,如今已是省、市出了名的运输专业村,全村拥有大货车、大客车、面的、小轿车、农用车180多台。当年的独轮小车换成了三轮、四轮机动车天南地北跑运输,不少村民都靠运输发了大财。

近年来,村党支部经常利用党员干部会、村民代表会、水才逝世纪念日等讲水才同志的创业史,总是把大伙的劲头鼓得足足的。这几年逢上党的改革开放的好政策,村里一年一个新面貌。除了走出的令水道杨人引以自豪的运输大军外,全村还办起了6家大型砖瓦窑场,每年村里都拿出数十万元集体收入改善基础设施。如今的水道杨村是许昌县的小康村、乡镇企业明星村、许昌市科技示范村。不仅如此,10多年来,村里没有发生过一起刑事案件,也是许昌县出了名的社会治安模范村。

水道杨村从贫穷走向富裕的巨变,引起了许昌县委、县政府的高度重视。许昌县委主要领导认为,杨水才作为70年代全国党员干部学习的先进典型,其精神的实质和精髓与江总书记“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要求是一致的。为此,县委结合“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学习教育活动,在全县深入开展了学习和弘扬杨水才精神活动,动员全县党员干部拿起杨水才精神这面镜子,对照水才精神找差距,切实解决思想和作风方面存在的突出问题,努力为群众办实事、办好事。

杨水才精神由于紧扣“三个代表”时代主旋律,贴近群众,贴近生活,它的深入开展仿佛一场及时的甘霖洒进干部群众干渴的心田,促进了全县干部思想作风的转变。县委书记周献忠的“特殊名片”就在当地老百姓中传为佳话。他亲自一个个走访重点工商户、个体户,把印有自己承诺和电话的名片广为散发,让群众有什么困难就直接反映给他。县委、县政府、县人大、县政协领导也带头分包乡镇,把1/3以上的时间用到了深入基层搞调研、抓落实上。县、乡干部积极转变角色,从信息、技术、资金等方面为群众服务,使豆制品、建筑建材、服装加工等一批重点产业迅速壮大膨胀,解决了农产品、劳动力就地转化和农民增收问题。

县委书记周献忠说,杨水才是许昌县人民群众身边的典型,看得见,摸得着,实实在在。因此,把杨水才精神作为学习和实践“三个代表”的载体,就更有针对性。许昌县将把这项活动长期坚持下去,在全县干部中形成苦干实干、求真务实的工作作风。相信这样干下去,用3到5年的时间,许昌县将会在工业、农业、非公有制经济等方面有一个质的飞跃。

 

手机光明网

光明网版权所有

光明日报社概况 | 关于光明网 | 报网动态 | 联系我们 | 法律声明 | 光明网邮箱 | 网站地图

光明网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