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节过后,各地民工又离家别子踏上外出打工的征程,带走的是新一年的希望和憧憬,留下的是故土家园和一家老小。“留守儿童”,一个伴随着民工潮而生的现象,摆在农村教育面前的难题又凸现出来。
据有关资料显示,像安徽、河南、四川这样的劳务输出大省,每年在外打工的民工都在400万人左右,全国常年在外的“打工仔”、“打工妹”有数千万人之多。按照保守的估计,因父母双方或一方外出打工而形成的由母亲一人抚养的“单亲家庭”、由祖父母或亲戚代为抚养的孩子,在各地农村不会少于千万。这支规模庞大的“留守儿童”队伍中的很多孩子,因为家庭生活和教育的缺陷,无法享受同龄孩子的“花季”、“雨季”,生理和心理的成长都面临着问题。
在民工集中的许多地区,学龄儿童实际辍学、失学比例居高不下,其中多数是因为家中没有劳力“早当家”、无人管教、放任自流或成绩太差升学无望的孩子。
皖北地区一位小学校长这样对记者说:“上面考核时,我们的适龄儿童入学率都很高,实际上中间辍学、失学的现象也很严重。每学期开学,老师们都要到学生家做工作,但他们的父母不在,面对老爷爷老奶奶,你能有啥高招?”
皖西山区一农村初中曾经进行过调查,全校学生中德育智育均比较差的学生群体中,60%以上是家庭主要成员在外务工的孩子。
长丰县杜集乡东黄小学名叫王陶(化名)的学生,刚入学时,成绩和表现都很优秀,父母外出打工后,跟祖父祖母一起生活,不到一年不仅成绩直线下降,而且成了班里的“淘气王”。爷爷奶奶虽然很着急,但却无可奈何。
由于长期的家庭缺陷,“留守儿童”无法享受正常的亲情关爱,对于心理和身体成长都留下一些后遗症。
肥西县刘高镇在东莞务工7年的农民李生德,今年春节经济宽裕了,可心情变坏了,原因是不仅他上高一的大儿子成绩下降,而且上初二的小儿子,成绩不见长脾气却见长了。记者在利辛县曾看到过一个名叫王新桥的民工子女,已经14岁了,个子比同龄人矮半头,说起话来结结巴巴,问起父母情况,他眼中流露出的是怨恨,语气生硬地说:“跑到上海去了!”他的亲戚告诉记者,新桥的父母在外打工已有十年了,孩子小时候还很想他们,长大后一提就是一肚子气。
毋庸置疑,随着经济和社会的发展,随着“城市化”进程的进一步加快,农村劳动力向城市转移,是一个城市和农村双需双赢的大趋势。在一个相当长的时期内,“留守儿童”的队伍不仅不会缩小,而且必将进一步扩大。怎样使“留守儿童”受到正常、健全、完善的教育,让他们和同龄人一样健康快乐的成长,已经成为一个十分现实而又亟待解决的问题,也已经为更多的社会工作者、教育工作者乃至全社会所关注。出路在于社会保障机制的完善和健全
有关专家指出,解决“留守儿童”的教育问题,根本的出路在于社会保障机制的完善和健全,比如说随着条件的改善,在经济发达、民工集中的地区,实行民工“市民待遇”,让夫妻双方均有相对稳定工作的民工,享有子女就地入学、受义务教育的权利。
从当前来看,破解“留守儿童”教育的难题,应该解决好以下几个问题。第一是加强宣传贯彻《义务教育法》的力度。适龄儿童接受义务教育既是一项权利也是应尽的义务和责任,各级政府尤其是乡镇应该严格依法办事,以有效的措施督促民工及其委托的子女监护人从守法的高度,正确处理外出务工致富与教育子女的关系,把“留守儿童”的辍学率降低到最低限度。第二是要建立农村教育相应的保障机制。外出民工集中地区的教育行政主管部门和农村中小学,应该建立起符合本地情况的相关制度,给“留守儿童”更多的关心和温暖,进行更加耐心和细致的教育,对“留守儿童”这个特殊群体承担起比正常学生更多的教育责任。第三是加快专门学校建设。在务工民工集中地区,应该立足于社会稳定的大局,鼓励、扶持专门对民工子女进行义务教育的社会办学,适当降低办学条件的“门槛”,并切切实实给予必要的政策、资金倾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