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glish

关于高校后勤社会化的思考

2002-04-09 来源:光明日报 周振国 我有话说

《中共中央关于教育体制改革的决定》明确指出:“高等学校后勤服务工作的改革,对于保证教育改革的顺利进行极为重要,改革的方向是实现社会化。”高校后勤社会化,不仅对推进高校后勤改革,而且对高校管理体制与管理模式的改革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高校后勤所提供的各种服务劳动,具有一定的使用价值与价值,是一种服务劳动,可作为社会商品来生产与交换,而且正如马克思所说:“服务劳动的具体情况可以是不同的,有的生产产品,如裁缝做成裤子;有的不生产产品,如歌唱家的演唱,医生治病等;有的服务劳动具有生产过程、消费过程在时间上并存的特点”。“对这种服务的生产者来说,所提供的服务就是商品。它有一定的使用价值,也有一定的交换价值”。高等学校后勤为教学、科研和师生所提供的是服务性劳动。根据马克思对服务劳动性质的界定,高校后勤服务具有商品属性,服务过程本身就是一种“社会化”活动,是一种“社会化”过程。同时,按照马克思的劳动价值论,后勤部门职工所从事的劳动又是整个社会劳动的一个部分,是满足师生与社会需要的一种劳动。它不仅是一种物化劳动,还是一种活劳动,消耗人的体力与脑力,创造使用价值与价值,具有劳动的二重性(即抽象劳动与具体劳动)。马克思的“服务就是商品”的理论与劳动价值理论,是高校后勤实现社会化的理论根据。

应该说,高校后勤服务兼备教育与经济双重性,它应当同时遵循教育规律与经济规律,二者不可偏废。但过去只承认其教育属性,而否认其经济属性,以致形成一种福利型的封闭式的自我服务管理体制与运行机制。这种管理体制与机制依赖政府拨款维持生计;由学校后勤办“小社会”,搞“小而全”服务体系;师生只要后勤提供各种服务劳动,而不讲这种服务劳动的价值,等等。显然,传统的后勤管理体制与高等教育改革和发展的形势,与现代市场经济是格格不入的。对于后勤所提供的服务劳动,应该根据等价交换的原则给予回报。高校后勤职工所消耗的物化劳动与活劳动应从服务对象那里得到补偿,即实行经营性有偿服务。

正是适应改革的需要,近年来我国高校后勤改革在不断深化。它大体经历了三个阶段:

一是推行经济承包责任制。从20世纪80年代初开始,学校借鉴农村改革经验,从伙食改革起步,实行了以任务经费包干为主要内容的经济承包责任制,由单项定额承包,发展到全额承包,由伙食部门承包发展到总务后勤大承包,变单一的“大包大统”的行政管理方式为经济的、行政的、思想政治工作的综合管理模式。

二是推行校内后勤管理体制改革。进入90年代,实行“政企分开”、“两权分离”、“三权下放”,后勤体制上构成甲乙方关系,甲方代表学校行使计划、监督、控制职能,乙方为后勤系统,行使经营、管理服务职能。这种管理体制的改革,对抑制承包的短期行为,提高后勤综合效益起到了积极的作用。但这种改革是在福利性很强的条件下进行的,具有历史的局限性。

三是实行“改体制、换机制”的后勤改革。将实行经济承包的科室实体化,形成了“小机关、多实体、大服务”的后勤管理模式和服务格局。90年代末期出现后勤产业集团,从学校事业编制中剥离出来,成为自主经营、自负盈亏、独立核算、自我发展的后勤经济实体,改变了后勤“福利型”、“供给型”传统,为后勤规范分离,全面实现社会化打下了基础。

当前,高校后勤社会化改革的重点是,进一步改革现行的高校后勤管理体制和运行机制。在现阶段,要通过改革体制,转换机制,按照现代企业制度,组建自主经营、自负盈亏、独立核算,具有法人地位的经济实体。同时建立行之有效的企业化运行机制。在投资机制上,改革行政拨款办法,实行服务收费制度。通过增加服务项目,扩大服务范围;对内有偿服务,对外经营服务,发展后勤产业,“以外养内”、“以外补内”。由传统的单一的行政事业拨款向多向筹资、融资、引资的投资机制转变。在用人机制上,实行真正意义上的干部聘任制、试用制,工人全员劳动合同制,使高校后勤实体拥有用人自主权,并辅之以相对完善的社会保障制度,逐步实现其劳动用工的社会化。在分配机制上,根据效益优先、兼顾公平的原则,依据岗位职责、贡献大小、技能高低、劳动强度,实行多种工资、资金分配办法,真正体现权、责、利相结合与劳绩挂钩的分配原则。在运行机制上,立足校内服务,面向社会,扩大经营,开拓市场,参与社会竞争。学校后勤的自立,后勤工作的社会化,关键是发展后勤支柱产业,不断壮大经济实力。同时,引进社会第三产业参与校内后勤服务,从而使校内市场与校外市场逐步接轨,最终实现高校后勤的社会化。

高校后勤社会化的实现,必须具备相应的主客观条件,既要适应外部社会环境,又要适应高校自身改革与发展的形势。只有在内外之间的平衡中确立改革的过程和力度,才是可行而稳妥的。首先,要转变观念。高等学校后勤社会化改革,是计划经济向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转变在高等学校后勤领域的具体体现。因此,在思想观念上,必须充分认识高等学校后勤的产业属性,积极借鉴经济领域和其他社会领域改革的有益经验,克服长期以来形成的“花钱靠国家,服务靠无偿”的旧观念;树立面向市场进行双向服务的市场服务观,转变单纯的校内服务观;强化竞争意识,改变行政指令型的被动服务观。其次,高校内部要建立起配套、先进的后勤管理体制与运行机制。从后勤系统来看,多数学校形成甲乙方管理体制,便于监督和控制。人事制度的核心是后勤经济实体享有用人自主权。打破干部、工人界限,实行“能者上、庸者下”的机制。学校要支持后勤实体自主用人,自主聘任,自主解聘。同时,政府要大力支持。从历史上来说,在单位体制下,国家权力是通过单位作为中介实现对资源的再分配,达到对社会调控的目标。最初政府把大量的职能加给学校,现在要剥离这些职能,政府不能不管。高校后勤改革的最终受益者还是政府和社会。政府应当给予资金方面的支持。另外政府要给予政策支持,税收、物价、工商等部门,要提供减免税等政策优惠,支持学校建设公共的学生公寓化小区、家属区,支持学校对水、电、气的社会化管理等。

(作者为湖北大学后勤集团党委书记)

 

手机光明网

光明网版权所有

光明日报社概况 | 关于光明网 | 报网动态 | 联系我们 | 法律声明 | 光明网邮箱 | 网站地图

光明网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