炎帝神农氏和黄帝轩辕氏是我们中华民族的人文始祖。炎黄二帝的伟大历史功绩,早在《逸周书》、《国语》、《周易·系辞》等先秦文献中就有记载。相传炎帝神农氏率领其部落始作耒耜、教种五谷,遍尝百草、发明医药,日中为市,首倡交易,是中华农耕文明的创始者。据晋·皇甫谧《帝王世纪》和南宋·王象之《舆地记胜》载:炎帝为民采药治病,来到南方,因误尝“断肠草”,“崩葬长沙茶乡之尾”,“炎帝墓在茶陵县南一百里康乐乡白鹿原”,即今湖南省株洲市炎陵县的鹿原陂。黄帝则率领其部落养蚕治丝、始作衣裳,伐木构材、筑造宫室,创造文字、制定历法,并发明指南车,备尝险夷,艰苦拓殖,将中华原始文明推向了新的历史阶段。
随着时间的推移,以炎帝与黄帝为代表的两古族融合发展,延向四方,后经夏、商、周及其后的发展,使中国境内的东夷、西戎、南蛮、北狄等各有特长的氏族、部落融为一个以中原族体为主体,包括四方民族的多元一体的中华民族大家庭。几千年来,炎黄二帝作为中华民族始兴和统一的象征,对于海内外中华儿女的民族认同和增强凝聚力、向心力,发挥了巨大作用。而以炎黄子孙为荣,以同源同祖为亲,已成为维护中华民族大团结和祖国统一的感情纽带和精神力量。
炎黄二帝开创的炎帝文化和黄帝文化是紧密相联的。炎黄文化对中华文明的形成和发展产生了深刻而长远的影响。从浙江余姚河姆渡、湖南长沙南托、澧县彭头山和城头山等新石器时代遗址,发掘出近万年前大量人工栽培水稻遗存和6500年前的古城遗迹,与古代文献记载相印证,说明长江流域和黄河流域都是中华文明的摇篮。中华文明的起源是多元的。几千年来,中华文化不断丰富、创新的发展,正是由于有炎黄二帝为代表的远古文化作为源头的始基;中华文化的许多精髓,是从炎黄时代起一脉相承的。在这个意义上,炎黄文化也可以说就是中华文化。
当今世界随着经济全球化进程的加快,各个民族之间的文化交流显著增强。在这样的时代背景下,人们越来越注意对本民族文化的反思。我们只有加强对本民族文化源头与特点的研究,才能更好地弘扬民族精神,增强民族凝聚力,实现祖国现代化和统一大业。历史的经验告诉我们,任何一个民族要想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必须具有自尊、自信、自强的意识。而这种自尊、自信、自强的民族意识,是与文化自觉分不开的。也就是说,一方面要有对于本民族优秀文化传统的深刻认同,另一方面要积极学习和吸取一切外来文化的长处。我想,我们研究和宣传炎黄文化,弘扬炎黄精神的意义就在于此。
(本文系作者在“炎帝文化与二十一世纪中国社会发展”学术研讨会上的发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