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glish

温州“两条腿走路”保护文物

2002-04-11 来源:光明日报 记者 陆健 我有话说

本报讯 深藏于浙江省温州市泰顺县大山中的古廊桥如今越来越引起世人的关注,但大部分廊桥因年久失修残破不堪。最近,温州的企业家和泰顺县的群众纷纷慷慨解囊捐资16万元,用于抢修最古老的仙居木拱廊桥,维修经费短缺的难题迎刃而解。

“文物保护和维修经费一向是由各级政府投入的,但温州却是‘两条腿走路’,‘第一条腿’是政府拨款,‘第二条腿’则是社会各界和群众的捐款,而且,‘第二条腿’比‘第一条腿’长多了!”温州市文物局局长金福来对记者说,“据统计,从1989年至去年,温州民间集资用于文物保护的经费达2650万元,维修了100多处各级文物保护单位和文物保护点,远远超过各级政府投入的文物维修经费。”

温州历史悠久,文物丰富,拥有各级文保单位和文物保护点达1800多处。但许多古建筑多年失修,需要抢救维修,而政府财力十分有限,基于此,温州市文物部门就积极探索政府拨款和群众集资相结合的办法,尝试国家、社会、群众相结合的文物保护新路子。据金局长介绍,近几年来温州市社会各界和群众的文物保护意识日益增强,捐资维修文物的热情不断高涨。

群众文保意识和捐款热情的提高,是与业余文保员默默无闻的工作分不开的。目前,温州各地活跃着50个群众性文保组织、400多名业余文保员,他们在广泛宣传文物法规和参与文保单位管理的同时,千方百计为文物维修筹集资金。

群众捐资热情如此之高,文物部门该怎么办呢?金局长对记者说,温州市文物局重点是做好引导和服务工作。群众提出集资维修文保单位的要求,文物部门既要引导好群众的积极性,又要坚持文物维修原则,帮助群众制定维修计划和维修设计方案,尽量保护好文物原有的历史风貌,帮助群众用好集资来的每一分钱。

 

手机光明网

光明网版权所有

光明日报社概况 | 关于光明网 | 报网动态 | 联系我们 | 法律声明 | 光明网邮箱 | 网站地图

光明网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