虽然春节和元宵节早已过去,著名相声演员姜昆谈起他在这两个节日中收到手机短信息的感受,情绪仍很激动。姜昆说,在他当时收到的1200条短信息中,60%是好话,20%是中性话,20%是乱七八糟的东西。因为是在节日,好话占的比例还大一些;要是在平常,短信息中60%是乱七八糟的东西,10%简直不堪入目。
姜昆的麻烦只是要费时费力去删除几百条没用的短信息,比他更头痛的大有人在。有些消费者因黄色短信息闹起了家庭纠纷,还有的因轻信短信息广告上当受骗,造成了经济损失。
目前,我国手机用户已将近2亿。手机短信息做为一种新的沟通方式,其使用量正在爆炸性增长。去年,中国移动用户共发送短信息159亿条,中国联通用户发送短信息30亿条。今年以来,“全球通”用户每个月发送短信息近30亿条,年底将达到300亿条。在这种情况下,日益增多的不良短信息已经成为一种新的社会污染。
中国人民解放军西安政治学院的吴凡读者日前专门投书本报,指出目前手机短信息存在的污染主要有垃圾信息、冗余过时信息、虚假信息、不法信息、破坏信息等。
垃圾信息是指那些毫无利用价值的信息,是由发布者有意或无意生成的。
冗余过时信息主要是一些不负责任的信息发布者、传播者,反复、大量传播的无效信息。
虚假信息是指那些故意或过失散布的未经核实、与客观事实相悖的信息。有意发布虚假信息者往往存有诈骗、诽谤等不良动机。虚假信息容易对手机用户产生误导,而且,由于手机信息传播的速度较快,极易造成以讹传讹,从而造成严重危害。少数不法分子利用短信息发送欺骗性的广告,给一些手机用户造成了经济损失。
不法信息包括淫秽、色情、赌博、迷信、暴力、凶杀、恐怖或者教唆犯罪信息、政治反动信息、种族歧视信息等。让人担忧的是,现在的手机一般还只能传送纯文本信息,将来网络带宽增加,多媒体信息成为主流后,黄色图片乃至色情小电影都可能大肆传播开来。在城市中,已经有越来越多的未成年人开始拥有手机,其中不乏初中生甚至小学生,在这种背景下,各种低级趣味乃至色情短信息蔓延所带来的危害,特别值得人们警惕。
破坏信息指那些利用手机传播的具有破坏性的病毒。这些有害信息可给未经防备的用户软硬件造成破坏性损伤。
对于这些污染信息应该怎么看?怎么管?记者在北京街头随机采访了几位手机用户。在朝阳区某大饭店工作的刘先生的观点代表了相当一部分人的看法,他认为,有些短信息无伤大雅,甚至挺好玩的,对社会能有什么危害呢?有必要管吗?
“无伤大雅是典型的灰色地带文化的表现特点。”姜昆说,手机短信息现在已经成为文化传播中的灰色区域之一。如果任由不良短信息泛滥,必然会麻痹社会,麻痹人民,甚至严重毒害青少年的身心健康,使他们沉溺于低级趣味。姜昆说,全社会一定要形成一种共识,要让人们知道,传播不良短信息是败坏社会风气,是传播污染,而不是所谓的“无伤大雅”。为此,身为政协委员的姜昆在今年“两会”期间还专门提交了一个《关于信息传播中“灰色地带”的管理》的提案。
“手机短信息已经引发了一系列社会问题及信息安全问题,政府有关部门要给予高度重视,抓早抓好。”网络文明工程组委会副主任徐文伯在接受记者采访时也表示了他的担忧。“公共短信息(群发信息)具有传播速度快、影响面广等特征,它已经和互联网一样成为一柄双刃剑。如果不管,它将直接威胁到我国的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成果。”
那么,应该如何管?徐文伯认为,应遵循江总书记关于互联网管理的指示,积极发展、趋利避害,提倡“立、堵、建、疏、管”并举,对手机短信息污染进行综合治理。徐文伯说,目前应该对有关部门进行责任分工,由一个主管部门来牵头。网络文明工程组委会愿意和其他部门一起积极配合,提出一些对策,争取把消极影响降到最低限度,确保手机短信息向正确、健康的方向发展。
手机运营商能否从技术上采取一些措施,对内容进行过滤呢?中国移动通信集团公司移动梦网业务中心主任崔健认为难度较大。他说,手机短信息走的是电信网,从技术上来讲不可能做到对每个地方都监控;尤其是点对点发短信息,就更难控制。另外两个困难是:第一,网民和手机用户在网上或手机上发自写短信息,和寄信一样,属于通信自由,中国移动作为运营商,无权对内容解包;第二是成本问题,如果对每条信息的内容全部监测、处理完后再发,投资至少要翻一倍以上,而图片信息则是根本无法识别的。崔健说,中国移动目前所能做的只是在和新浪、搜狐等移动梦网的合作伙伴签协议时,明确要求新浪、搜狐等内容提供商要遵守国家互联网信息服务管理办法。另外,监督各ICP在给用户发送短信息时必须注明企业号码;第三,要求网民在网上自发短信时必须注明主叫手机号码。通过采取上述措施,能保证发短信息有记录,事后能追踪。如果一部手机在短时间内重复发送大量信息的话,中国移动将会进行重点跟踪,尽量留存记录,并和有关部门积极配合,作好管理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