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几年来,公安题材的影视作品在荧屏上“露脸”的越来越多,大都是表现广大公安干警不怕牺牲、刚正不阿、勤政为民的。这本是一件好事情。然而,有的作品在描述干警的优秀品质时,过于感性,让人容易产生误解。笔者最近就在电视上看到了这样几组镜头:有位干警的上司被黑恶势力打击迫害,出于“正义”,他带着几名干警公然拦截抓捕他上司的法院工作人员;有位干警嫉恶如仇,一次一个贩毒人员欺骗了他,他竟拿起枪在贩毒人员的脚下一阵狂扫乱射;有位干警抓了一名犯罪分子,但这罪犯死不认罪,无可奈何的他对犯罪分子一阵猛打……诸如这样的镜头,从头看起的观众也许都会认为合情合理,大快人心。但是,当今社会是法制的社会,这些干警的做法是否合法,恐怕就得打个问号了。
4月10日光明日报文化周刊“见仁见智”栏刊登的《“影视评论”哪里去了?》,文章虽短,言之有理,切中时弊,笔者完全赞同。读罢,感到意犹未尽,想再议论几句。在文艺评论里,虽说影视属于“舶来品”,影视评论的历史也远不能与其他文艺评论相比,但经过几十年的努力,中国影视已形成自己的传播体系和艺术体系,在诸多方面承担着重要的使命,扮演着不可替代的角色,发挥着巨大的作用。我认为,影视评论不但需要有专门的报纸和刊物、专门的版面和栏目,同样需要涌现出更多影视专门评论家,和出自他们之手的鸿篇巨制、精品力作。这种局面的出现,有赖于对影视艺术及影视评论有深刻理解、并有深刻的社会责任感的办报办刊人、编辑、记者和作者。
辽宁沈阳郭登高
辽宁沈阳马景云
中央电视台《东方时空》“百姓故事”栏目4月17—20日播出的“我的未来不是梦”,记录一个残疾人田甜的故事。谁能想到一个从颈部以下高位截瘫,手不能动,只有头能活动的田甜,竟能以嘴操作,在电脑上驰骋,绘制出一幅幅动画片,这不能不说是一个奇迹。田甜常年躺在病床上,吃饭、刷牙、梳头都要别人照理,但一玩起电脑,就充满生机和活力。她在电脑里找到了生活的乐趣,人生的意义。小田甜对人们的启迪是多方面的,但我们首先应该学习的是她这种不甘沉沦的自强精神,在困境和困惑中找到了人生的坐标。建议“百姓故事”多播一些这样感人肺腑,催人奋进的故事。
山西新绛梁冬
16集电视连续剧《盖世太保枪口下的中国女人》,主人公金玲小姐的形象显得有些过于简单和概念化。枪口下救人有她,保护被德军侮辱的少妇有她,自己吃野菜把粮食留给别人有她,自己的亲人被捕还不忘营救他人的也有她……这些过于完美的“高大全”式的举动,虽反映了其博大母爱的一面,但也难免让人产生一些疑问,一个生活在三、四十年代的普通中国妇女,独自身居异乡,在恶劣的环境和苦难面前,处处为他人着想,竟然没有一丝犹豫和思想斗争,这怎么可能呢? 江西南丰曾立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