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glish

坚持先进文化前进方向 努力繁荣军事文学创作

实践“三个代表” 促进文艺繁荣
2002-05-08 来源:光明日报 陈先义 我有话说

在去年底召开的全国第六次作代会、第七次文代会的开幕式上,江泽民总书记指出:“文艺是民族精神的火炬,是人民奋进的号角,”“历史上一切优秀的文艺作品,都是文学艺术家们的思想感情与创作灵感为时代和生活深刻感召的产物。”而文艺要真正发挥“火炬”和“号角”的作用,最根本的一条:必须坚持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

回顾我军文艺工作诞生以来的实践,举凡那些名载史册的历史经典,无不代表了那个时代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在革命战争年代,一曲《黄河大合唱》、一出舞台剧《白毛女》,成为鼓舞人们为夺取革命战争胜利而英勇奋战的精神号角;在20世纪五六十年代,长篇小说《红日》、《红岩》、《红旗谱》以及短篇小说《百合花》、《铺草》、《党费》等等,在当时的时代背景下所产生的巨大的社会感召力,足以成为中国几代青年成长和进击的精神动力,成为20世纪中叶中国军事文学繁荣的象征。到了20世纪70年代和80年代初,《高山下的花环》、《西线轶事》、《三角梅》、《穿越死亡》等文学佳作的面世,营造了中国军事文学向较高层次发展的崭新氛围。这些作品,在其产生的当时之所以产生了巨大的社会反晌,最根本的一条,是作品的思想内容具有鲜明的时代特色,代表了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

进入20世纪90年代,特别是90年代后期以来,军事文学在中国文学艺术的园地里可说百花竞开,争芳斗艳,一批优秀的作品在全国性大型评比活动中屡屡获奖,一批年轻的部队作家在中国文坛崭露头角。不久前的鲁迅文学奖评选,半数以上的报告文学奖均为部队作家获得。长篇小说以引人注目的成绩在国庆50年和建党80周年时作为献礼作品,多部作品由中央宣传部向全国广大读者推荐。如《走出硝烟的女神》(姜安著)、《英雄无语》(项小米著)、《我在天堂等你》(裘山山著)、《兵谣》(黄国荣著)、《美丽人生》(刘增新著)、《金色大雨》(李亚著)、《突出重围》(柳建伟著)、《音乐会》(朱秀海著)、《历史的天空》(徐贵祥著)等一大批优秀作品,成为近几年出自军队作家之手的70余部长篇小说中的佼佼者,其他体裁的创作,如报告文学《远东,朝鲜战争》(王树增著)、长诗《回眸红岩》(立延、亦村著)、《东方神话》(张庞、卜宝玉著)、散文集《感念西藏》(凌行正著)等,更以其骄人的成绩,为军内外文艺界所称道。我们历数军队文学界这些年的辉煌成果,并不是志得意满地回头数脚印,也不是为这些成绩而沾沾自喜,而是为了更好地总结经验,以创作出更多的不负这个时代的代表先进文化前进方向的精品力作。

历史的经验告诉我们,优秀作品的涌现,是军事文艺繁荣的重要标志。而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是优秀作品的内在底蕴,而要表现这种“内在底蕴”,最根本的是要靠把握了先进文化前进方向的人。“根之茂者其实遂,膏之沃者其光晔。”人品的高下直接影响到艺术成就的高低,我军历史上的一些优秀作品,无不是作家艺术家自身人格的展现。从革命战争年代以来,在我们的革命队伍中始终活跃着一支文艺大军,在我们从胜利不断走向胜利的斗争中,发挥着“火炬”和“号角”的作用。我们党所代表的中国先进文化前进方向,始终是我们这支队伍的旗帜。“石蕴玉而山辉,水怀珠而川媚”,正是中国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赋予了我军这支文艺队伍以勃勃生机;正是中国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成为我军文艺队伍的精神之旗;正是中国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使我们的作家艺术家在作品中高扬革命英雄主义的旗帜,塑造了无数个为人崇敬的共产党人的形象。

仅以近几年部队作家们推出的部分作品为例,足以印证了这一点。去年7月,是中国共产党建党80周年,在中央宣传部推荐的10部重点作品中,有6部出自军队作家之手,这些作品着力塑造的共产党人的典型形象,丰富了中国当代文学艺术的画廊。如欧战军与白雪梅(《我在天堂等你》),王选(《智慧风暴》),以及《英雄无语》中的奶奶和爷爷、《英雄时代》中的毛小妹。这些作品,无不以饱满的政治热情讴歌我们伟大的党,讴歌我们的祖国和人民。作为一部政治抒情诗,张庞、卜宝玉的长诗《东方神话》,同样以铿锵的音律,真挚的情感,抒写中国共产党八十年的奋斗史。作品大气磅礴、落笔惊风,一万多行的长诗从“吟哦曙光”到“远方的梦”,它形成了五个诗化的命题,在起伏跌宕的意象对比中,在有胜利也有曲折,有辉煌也有苦涩的叙述描写中,完成了对一个伟大的、经历了挫折和考验而又不断走向成熟的党的深情歌颂。作为军事文学作品,军队作家的不少作品之所以引起世人的关注,其重要原因是贯注于作品之中的那种令人钦敬的英雄主义精神。时代推出英雄,英雄人物也随着时代一同成长。在长篇小说《英雄时代》中,史天雄与陆承伟似乎都是支撑起这一时代的风云人物,陆承伟在“金钱万能”的思想支配下,曾经与人民群众支持的史天雄有过激烈的交锋,而最终成为真正的英雄史天雄的手下败将。与以往的“英雄”不同的是,史天雄这样的英雄人物更接近普通人物,更让人觉得可亲可敬。与有些作品不同的是,《英雄无语》出版之后所引起的轰动效应却是出乎人们意料的。这是一部具有独创意味的小说,作者努力探索和体察父辈们的人生足迹,同时也包含自己的历史及文化思考。作品对于为革命出生入死、忠贞不二,却又对家庭未免自私无情的爷爷是努力地要理解她、尊敬又原谅他;对那位普通的山区农村妇女,为革命奉献了亲人,又颠沛流离,独自支撑了苦难生活的奶奶则又无比倾情地热爱她、维护她。这不能不说是一种新的英雄观念和新的艺术探索。如果说以《英雄无语》为代表的一批军事文学作品较之以往的同类作品有什么创新的话,那么,我认为,这就是至为突出的一点。同样,在报告文学《智慧风暴》中,也表现了类似的特点。作品塑造的在高科技竞争时代,中关村信息科学家王选的形象,不能不说是一个独特的创造,王选在人生征途上的七次选择,留下的是与我们时代一同成长的英雄的足迹。无论是思想内容还是艺术探索上,这些作品给我们的启示都是多方面的。但有一点却是近些年来一些优秀的军事文学作品相同的,那就是作家们在创作实践中更加自觉地把自己的创作与先进社会生产力的发展联系在一起,更加自觉地用文学表现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用文学去把握我们时代的精神脉搏。

但是,当我们冷静地、客观地去全面衡量军事文学的发展趋向时,我们也不能不看到,尽管我们的军事文学创作有一些佳作问世,有一批新人产生,但是,我们的创作与我们所处的这个轰轰烈烈的时代,与千变万化的生活对我们的要求,特别随着信息时代的到来,战争越来越趋向高科技化对文学的要求,我们还相距甚远。应该承认,我们有的作家甚至相当一部分作家对生活特别是日新月异的高科技给部队生活带来的变化,是若明若暗的,有的也仅仅是知之皮毛,甚至一无所知,如此,是不可能创作出富有时代精神的精品佳作的。与飞速发展的时代生活比,我们的军事文学好作品不是太多,而是太少了。一个有责任感的作家,应该勇于突破狭小的个人生活空间,深深地植根于生活的沃土中,心律与生活共振,脚步与时代同行。在实践中,在生活的沃土中,不断丰富自己,提高自己的文学艺术水平,创作出无愧于广大官兵,无愧于伟大人民,无愧于我们伟大时代的优秀的文学艺术作品来。

 

手机光明网

光明网版权所有

光明日报社概况 | 关于光明网 | 报网动态 | 联系我们 | 法律声明 | 光明网邮箱 | 网站地图

光明网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