带着江南水乡特有的清新,江苏文化艺术精品走进了北京中华世纪坛。那一件件精美的艺术珍品,一幅幅清秀典雅的水乡画卷,以及整体流露出的浓浓的吴文化气息,彻底征服了首都人民,也征服了来自世界各地的游客。有人深情地赞叹:“这是一道来自锦绣江南的文化艺术精品大餐。什么是艺术感染力?在这里,我们体会到了!”是呀!这是真正的艺术,真正的艺术是没有国界的,真正的艺术是属于世界的。
小桥流水、亭台楼阁、青砖黛瓦、江南人家。在这些富有江南情调的环境旁边,随时可以看见年轻的江南女子弹奏江南民乐,吟唱清歌小曲,优雅的吴风越韵,把观众带回了江南水乡。一位来参观的老苏州在听到家乡的评弹时老泪纵横,他说几十年没回家乡了,听到乡音,便勾起无限思乡之情。也有许多观众纷纷与演员们合影,在江南风韵中留下自己的身影。
南京云锦是中华一绝。此次展览现场便设置了一架大型的云锦大花楼布织机,由来自南京云锦研究所的两位工程师现场展示云锦的制造过程。这种700年前的工艺引起了观众极大的兴趣,织机旁挤满了人。两位来自美国的游客在织机旁研究了一个多小时,他们说,中国的编织工艺真是太神奇了,能看到皇帝的龙袍是怎样织出来的,实在是太有意思了。
绣娘刺绣的现场表演也同样吸引了许多观众,看到一幅幅精美的作品在绣娘们针下诞生,观众们赞叹不已。
这次展览展厅设计师江苏弘业集团爱涛艺术精品公司曹建强说,文化展览是个大概念,不仅仅是几件作品往展柜里一放就是展览了,它应该是一种大文化的综合体现。这次设计的理念是,要让观众一走进展厅,就像走进了江苏,在欣赏江苏艺术精品的同时,感受到浓浓的江南水乡文化氛围。
这次展览独具匠心的一个创意便是采用了既展又销的形式:在世纪坛北广场设立50多个江苏工艺精品展销位,有近三万件工艺品可供游客们挑选。展出的工艺品有东海水晶、宜兴紫砂、扬州漆器、苏州石壶雕刻、南通蓝印花布饰品以及“爱涛”品牌的仿古青铜器、瓷器、云锦框画、刺绣等,它们既代表了江苏传统工艺特色,又反映了现代工艺的精妙。
苏州民间石雕艺人蔡云弟的摊位前每天围着不少观众,他现场雕刻的澄泥石壶融石雕艺术与紫砂雕刻艺术于一体,古朴与现代并存。一位北京收藏家花5000元买了一把石壶后连喊值得,他评论说蔡云弟的石壶既有江南文化的灵秀之气,又融北方文化的古朴典雅,实在难得。
“爱涛”品牌的工艺品人气是最旺的。第一天展销下来,工艺品便销售了一半,工作人员连忙从南京调集。一位北京顾客一口气买了近万元的家具、瓷器、象牙项链,他说自己是做文化生意的,这次带外国朋友来参观展览,没想到江苏的工艺品品位这么高。
来自贵州的一对退休夫妇在“繁华锦绣”展厅里细心观赏了很长时间,他们饶有兴趣地听讲解员解说着苏绣的历史、苏绣的今天。他们说,江苏的民间文化和贵州不同,贵州的棉布是蜡染的,而江苏用的是印染,方法不一样但是一样精美,江苏的云锦是独特的,贵州没有,这个展览太有看头了。
一位来自香港的游客对记者说,他是来北京旅游的,没想到还意外收获了“江南风光”。
前来参观的澳大利亚文化参赞充满了赞许,他说:“在北京我看过许多展览,这个展览是我所见过的最精彩的一个”。
在众多的外国友人之中,来自澳大利亚的小伙子苏白瑞是比较特殊的一个,他在这次展览中担任讲解员。许多人以为他是专门为外宾讲解的,身着宝蓝色唐装的他却以一口流利的汉语说:“我喜欢用中国话为中国人讲解,我要告诉他们,我喜欢中国,我喜欢江苏!”
清华大学美术学院教授袁运甫说,我这次看了江苏的文化艺术精品展,非常激动,感觉很亲切。我觉得有几点非常成功:一是这个展览把纯艺术、实用艺术和工艺美术综合起来,把各种品种的工艺品放在一起来展览,互为补充,相互之间显示自己的特点,这非常成功。二是作品和江苏的自然环境特别是园林结合在一起,因为文化本身就是在自然环境下发展起来的,用环境突出文化,这很有特色。三是把传统的东西和现代的东西放在一起,古今结合,将现代设计和古代杰出的文化艺术进行比较,这可以给人许多启发。我觉得这次展览有这样几个特色,在中国许多工艺展览中,这个是最优秀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