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48年,在解放战争的隆隆炮声中,学校开始孕育。新中国诞生后,为了支撑年轻的共和国,以毛泽东为代表的领袖们,作出了优先、加快发展钢铁工业的决策,作为共和国的第一所冶金工业学校由此诞生,成为新中国的“钢铁摇篮。
半个多世纪辛勤耕耘,从普通工程技术人员到各级领导干部、各类专家学者,5万多名德才兼备的毕业生从鞍山钢铁学院走出,在新中国的冶金史上,写下了平实而又辉煌的一页。
近年来,学校由原冶金部划归辽宁省管理。学校转变观念,看准机遇,抓住机遇,适应高等教育改革和发展的大趋势,育人为本、创新为先、质量为基,加快自身建没的步伐,取得了长足的进步。办学水平不断提高,办学规模不断扩大,学科门类不断拓展,专业结构不断完善,内部改革不断深化,学校实力不断增强,为学校在新世纪的跨越和升格,奠定了坚实的基础。与此同时,在各级政府的支持下,鞍山高等职业专科学校、辽宁省冶金工业学校、辽宁省建材工业学校、辽宁省食品工业学校先后并入,新校区连成一体,实现了教育资源的优化和学校的低成本扩张。
2002年3月21日,经教育部批准,鞍山钢铁学院正式更名为鞍山科技大学。学校在新的办学高度上,开始了新的起点。
鞍山科技大学坐落在辽东半岛的腹地,偎依在千山脚下,依托工业强市、宝玉之乡、旅游名城——鞍山,与本溪、丹东、营口、辽阳、盘锦等城市毗邻。这里,人杰地灵,文化交融,资源丰富,交通发达,四季分明,气候宜人,办学条件比较优越。长期以来,政府和社会各界传承着尊师重教的古训,对学校始终给予关注和支持。
鞍山科技大学是以工为主,理、工、文、经、管、法协调发展的多科性大学。校园占地面积1440亩,建筑面积约34万平方米,图书馆藏书80余万册。学校现设13个学院,1个成人教育学院,28个本科专业;在校教师874人,其中教授102人,副教授308人;全日制在校生超过万人,其中本科生8058人,研究生203人。
学科建设是学校各项工作的龙头,鞍山科技大学十分重视学科结构的调整和优化,抓学科群建设。强化优势学科,发展强势学科,扶植新兴学科。学校现有11个硕士点,具有在职人员以同等学历申请硕士学位授予权和工程硕士专业学位授予权。此外,控制理论与控制工程等8个专业与其他学校联合培养博士生。学校有省部级重点学科2个,省部级重点实验室1个。
强化教学工作的重要地位,全面推进素质教育是学校经常性工作。鞍山科技大学积极开展“产、学、研”教改试点、教考分离试点、学分制试点、教改试点班和校级优秀课评审,推动了教学内容、教学方法和教学管理的改革。几年来,本科毕业生一次就业率稳定在90%左右,位居省内各高校前列,英语四级一次通过率连续三年稳定在50%左右,比全国同类高校平均高出15个百分点。
学校重视科技工作并拥有较强的科研实力,科技成果显著。近年来,鞍山科技大学共承担各级各类科研项目1300余项,包括十几项国家重点科技攻关项目。有200多项科研成果通过了各级主管部门组织的鉴定,近百项研究成果获国家、省、部级奖励,50多项研究成果被授予专利权。其中,80%以上的科技成果在实践中得到应用,累计经济效益5亿元以上。在已发表的1800多篇科技论文中,有500多篇发表在中文核心期刊上,110多篇在国际刊物上发表或在国际会议上交流,有120多篇被三大检索收录。
始建于1997年的鞍山科技大学科技园,集高新技术研究、开发、产业于一体。园区内拥有有机光电子材料研究中心等23个研究开发实体。研制、开发出了“纳米材料”、“有机光电子材料”等20多项市场前景广阔的高技术成果。2001年实现产值超过亿元。
在开放中求合作,在合作中促发展。鞍山科技大学与辽宁省军区联合办学,成立了人民武装学院;与托普软件集团合作,组建了托普软件学院。学校还先后与国外10多所高等学校建立了校际合作关系,互派教师进修,联合培养人才,进行科研合作。
积极、平稳地推进后勤社会化改革,学校已经成功地实现了后勤服务集团独立核算,自收自支,企业化管理的目标。
鞍山科技大学始终把“改善学校的教学环境、教学设施和师生生活环境,将学校建成现代化的绿色大学”作为办学的基本目标之一。目前,已将老校区以3.501亿元人民币成功拍卖,以支持新校区建设。现在,新校区正在加紧建设,全部工程将在两年内完工。届时,新建的图书馆、体育馆、游泳馆、学术交流中心、教学楼、实验中心等现代化建筑,以及原有校舍和引资建设的10万平方米大学生公寓,将构成一道亮丽的风景线,点缀在鞍山市国家级高新技术开发区内,成为环境优美、功能齐全、人文自然景观和谐交融、现代化的大学校园。
站在新起点,鞍山科技大学坚持面向世界、面向未来、面向现代化,坚持以人为本、创新为先、质量为基,坚持规模、结构、质量、效益协调发展的办学理念。以服务于行业建设和地方经济发展、社会进步为己任,励精图治,经世致用,敬业乐群,把学校建成国内知名、省内一流、多科性、有特色、开放式、教学科研型大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