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纪念中日邦交正常化30周年,两国新闻工作者150余人日前在东京聚会,就媒体在两国关系中的地位和作用、互联网兴起带来的新问题等坦率地交换了意见。
与会者一致认为,媒体对发展两国关系具有重要作用,因此在从事相关报道时,一定要从维护两国友好和促进相互了解的大局出发,进行公正、客观报道。任何有损于上述大局的片面或虚假报道都为有良心的新闻工作者所不齿。国务院新闻办主任赵启正结合目前被日本媒体大肆炒作的日本驻沈阳总领馆事件发表了看法,指出媒体应当尊重事实,在社会中起“稳压器”的作用,以便维护社会的稳定和国与国之间关系的稳定,促进和平发展。
中国驻日大使武大伟在致辞中引用中国“水可载舟,亦可覆舟”的古训,指出媒体在国与国之间的关系发展中具有同样作用,处理得不好,也会导致国家关系陷入危机。他希望双方媒体共同努力,进一步促进两国友好合作关系的发展。
关于媒体如何才能起到“稳压器”的作用,两国新闻工作者各抒己见。原读卖新闻记者,现北海道大学教授高井洁司指出,从事国际报道,关键要作到加强“相互理解”。朝日新闻编辑委员加藤千洋以“什么是促进相互理解的报道”为题,以两国的现状为依据,点出了两国媒体中存在的影响真实报道的种种因素,比如日本国内由于过高估计中国实力而形成的“中国威胁论”。他强调指出,为做到相互了解,在报道中必须排除各种不健康心理因素的干扰。共同社编辑局次长越敏彦以瞎子摸象作喻指出,要想真正促进两国国民的相互理解,必须设法排除报道中的虚像,力求抓住实像,基于事实,进行客观、平衡的报道。例如,虽然日本国内不时冒出政治家为历史翻案的言论,但国民中并不存在希望军国主义复活的潮流。
新华社东京分社社长王大军、人民日报国际部副主任孙东民分别以个人对日报道的经历和人民日报对日报道的实绩为依据,着重谈了新闻报道的导向性和如何做才能有利于推动中日友好的大局。他们在肯定两国新闻界为来之不易的中日关系所作贡献的同时,也指出了双方在报道中存在的问题。如中方在对日报道上存在报道面不够宽、报道频度不够均匀、对某些敏感问题有时有情绪化表现等;日本媒体在对华报道中则存在重视“问题意识”的倾向,负面报道多,正面报道少,突出矛盾多,报道共同利益少等问题。他们建议两国新闻工作者应把握促进中日友好的大局,坚持客观公正的报道原则,对中日关系作出正确的历史定位,彼此尊重对方不同的价值观,用宽容的态度对待双方文化的异同,加强交流与合作,以达到增进相互理解之目的。
日本同行对中国政府对网络媒体加强管理的举措存在种种误解,其提问多集中于此。中方代表团团长赵启正和与会的国内几家主要网络媒体的老总在发言中详细介绍了网络媒体在中国蓬勃发展的现状,回答了日方提出的疑问。中国互联网新闻中心执行副主任李家明指出,政府对网络媒体加强管理是为了使其更加规范化,有利于保护知识产权和隐私权,为了防止黑客泛滥和不法之徒利用网络犯罪,以形成有序竞争,保证网络媒体健康发展。自加强管理以来,中国没有一家网络媒体因行政命令而关闭,全是市场竞争的结果。日方代表也指出,对网络媒体,日本也有相应的管理体制。双方通过讨论达成了共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