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振梁,1929年生于江苏无锡。中国奥委会名誉主席,国际奥委会执行委员等,我国体育终生成就奖唯一获得者。曾任国际奥委会副主席,国家体委副主任、党组副书记。
曾就读无锡源康丝厂子弟小学,后移居上海进入中法学校(现光明中学)学习,就学期间曾三次跳级。1950年毕业于上海震旦大学理工学院电机系,曾在团中央国际联络部、二机部等单位工作,1955年调入国家体委。
记者:通过多年在国际奥委会的工作和国际交流,你认为我国中小学体育教育与国际水准有哪些不适应?
何振梁:长期以来,总感到我国中小学体育教育有这样一种倾向,就是强调在青少年身体成长方面的作用多,不大注重体育在素质教育方面的特殊作用。重视体育强身健体的作用和培养学生健身习惯是对的,但这只是体育含义的一部分,体育对于一个人的心理、意志品质的锻炼更为重要,它不仅激发克服困难、超越自我、奋发向上的力量,还有培养团队精神、公平竞争、诚信等道德品行的功能。但体育的这些“育”的功能常常被忽视。我曾问美国大企业的老板,“你们怎样挑选优秀的人才到企业”,他回答说:“到名牌大学体育队的队员中挑选优秀学生,因为他们是在竞争环境中锻炼出来的,能够在社会环境中克服困难,战胜对手。”
英国教育对体育的重视程度令人吃惊,在各个学校,体育课至少与文化课并重。所以威灵顿在滑铁卢打败拿破仑以后说过意味深长的一句话:这场胜利是从伊顿公学的球场上开始的。伊顿公学的运动训练所以著名,在于培养一种永不服输、拼搏奋斗的体育精神。国际奥委会的创始人、法国教育家顾拜旦,当年就是在法国积极倡导学习英国的体育教育,后来立志恢复奥林匹克运动会的。
而我们有些学校几乎把体育课上成了康乐课,好像带着孩子玩玩就行了。这个动机也许是好的,或者是必要的,但毕竟是不够的。毛泽东早年曾用“二十八划生”笔名发表的《体育之研究》一文中说:“体者,载知识之车而寓道德之舍也……体育之效,至于强筋骨,因而增知识,因而调情感,因而强意志”。
国家体委有一个专职委员早年曾在英国上中学,那时他天天要和比他个子大得多的英国孩子在拳击台上拼胜负,只能进取不能退缩,这种意志的锻炼对他影响很大。后来他回国读书,1958年成了第一个打破国家田径纪录的大学生。我的小孙子初中考高中要参加1000米跑,他开始一直在中间跑,并不急着抢先,到最后,不断给自己加油,一个一个奋力超越,最后追到前3名,事后他说跑步使他体会到人生的拼搏也是如此。这就是体育给15岁孩子的特殊感悟。前几年中日夏令营两国学生素质的比较也说明了我们在“育”的方面的不足。
体育功能的全面发挥又牵扯到体育教师的素质、乃至教务主任、校长的素质,他们是不是有这种自觉意识非常重要。
记者:体育界出现的“黑哨事件”,对体育道德的教育意味着什么?
何振梁:这从一个方面反证出以往我们看待体育有太多功利色彩,急功近利的考虑太多了,其实也是“育”不足的问题。奥运精神之一就是费厄泼赖——公平竞争的精神,反对任何不正当方式和手段换取虚假荣誉。体育最讲诚信,讲真实的成绩,在成绩里掺杂利益驱动是严重违反奥运精神的。另外我们对运动员文化素质的培养抓得不够也是一个大问题,当然运动员中也有不少出类拔萃的高素质人才,但从普遍现象看,文化素质、综合素质的养成没有得到足够重视。以往有关加强这方面教育的呼声常常被另一些理由淹没,虽然这也是世界性的问题,但我们与一些国家还是有差距的。当年美国女排在世界上是数一数二的,但他们的队员旅途中都带着功课来做。
记者:目前我们要兑现申奥时的承诺,教育有哪些具体任务,特别是在营造软环境方面?
何振梁:奥运筹备工作中我最担心的是软环境。因为人文环境不是一朝一夕就能创设出来的。我们是第一个举办奥运的不发达国家,现在对中小学素质教育的结果到那时正好显现出来,各个方面都需要有大的、跨越式的发展,需要培养大量的人才。奥运会尤其需要大批熟悉业务,了解国际事物、能与国际接轨的人才。关于国际人才,有很多素质要培养,我想顺便说一下的是,其中有一个方面常常因为是“生活细节”而被忽略,就是待人接物的礼仪修养。国外这些教育其实在家庭教育完成的,包括坐姿,讲话、吃饭时的仪态最可看出这方面教育的水平。而我们这方面的意识不强,这是国际交往中的重要一课,也需要引起人们的注意。
记者:您一生经历过多次转行,这当中您是怎样完善补充知识结构的?
何振梁:我在学习期间跳过三次级,第一次是从中文授课的班级跳到直接用法文授课,一下子堕入“云里雾中”,我只有拼命学,拼命赶,渐渐就形成了一种习惯,一种自觉跟上时代的愿望,对未知的东西有强烈的渴求。一个人走出校门学非所用的情况很常见,在国外也一样。这需要教育要培养持续学习的兴趣和方法,还有归纳总结、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我喜欢荣高棠先生的字,就请他题字给我。他问我写什么,我说就写“知无涯”,我觉得这也是我一生最深切的体会。知识总要时时更新,每一秒钟都会发现新事物。我现在相当忙,不仅忙工作,也忙学习,退下来以后也一样。
(摄影:侯艺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