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glish

创新,孕育着中国科学的振兴

2002-05-30 来源:光明日报 本报记者 薛冬 我有话说

编者按1998年2月4日,江泽民总书记在中国科学院《迎接知识经济时代,建设国家创新体系》报告上作重要批示:“知识经济、创新意识对于我们二十一世纪的发展至关重要。东南亚的金融风波使传统产业的发展会有所减慢,但对产业结构调整则提供了机遇。科学院提了一些设想,又有一支队伍,我认为可以支持他们搞些试点,先走一步。真正搞出我们自己的创新体系。”同年6月,朱镕基总理主持国家科教领导小组会议,批准中科院开展知识创新工程试点工作。这是以江泽民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作出的一项应对21世纪经济全球化和新经济时代挑战、加快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重大战略决策。

肩负重要使命的知识创新工程如今已实施4年,进展如何?在两院院士大会召开前夕,本报记者深入中科院研究所,走进实验室,采访了许多科学家。所见所闻,令人鼓舞。

时光荏苒。作为国家创新体系重要组成部分、中科院实践“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战略措施的“知识创新工程”,经过4年的科技体制改革、科技目标凝炼、新的办院方针引导,在国家创新试点经费和政策的强力支持下,科技布局、科技竞争实力,研究所的园区、科研基础设施建设,乃至科学家思想观念诸层面,都发生了深刻的变化。这里,孕育着新世纪中国科学的振兴希望。

创新工程焕发出科学家创造的激情

中科院植物所匡廷云院士对记者说:“创新工程为中国科学带来了生机。过去没有搞创新工程时,我们搞的东西太理论,我们苦恼的是没有新的思路。创新,是民族进步的灵魂,也是我院我所的灵魂。在创新工程经费的支持和新的办院方针指导下,我们有了新的思路,认识到一定要跳出自己的学科,于是我所与物理所、化学所、感光所以及北大、北农大等物理、化学、生物学、农学等领域的科学家组织起来,我所牵头组织了18个科研单位进行学科交叉。我们做的光合作用项目经过3年努力,已经取得重要进展,这使我们在国际前沿领域里有了点儿发言权,并且在农业领域显示出其应用前景,如果没有创新工程支持,这项工作是难以实现的。”

今年刚30岁出头的徐星,是古脊椎动物与古人类研究所的科学家。他近年在国际顶尖学术杂志《科学》、《自然》上连续发表有关我国辽西猎龙、角龙的学术论文,已成为我国恐龙研究的知名专家。谈起今天取得的成绩,他归因于自己是创新工程的受益者。这不仅因为得到了创新经费的支持,最重要的是在研究所中创造了一种宽松的学术环境和创新文化环境。他说:“科学家的成长,关键是要有做事的机会,特别是在他起步阶段。我所给了我宽松环境去做科研,因而得到了提高。”

创新工程犹如雪中送炭

计算所副所长徐志坚研究员说:“没有实施创新工程时,研究所往下走;实施创新工程后,研究所往上走。”

这个说法,在中科院各所中具有普遍性。

植物所所长韩兴国研究员说,1998年上任时,所里有840万元,而当时欠院里就达750万元,没有经费,我无法搞改革,也无法去创新。

化学所分子反应动力学国家重点实验室王鸿飞研究员,是中科院1999年“百人计划”引进的学者,他说:“没有实施创新工程时,我们这个实验室面临着人才断层的局面,那时只剩下两位老先生了。我1999年从国外回来后,看到所里确实发生了很大变化,创新工程有起死回生的作用,使我们有了一个基本的发展条件。”

化学所赵彤研究员说,如果没有创新工程的启动,我可能已经离开研究所了。虽然一年只有十几万元,但保证了我们的科研条件和生活条件。使我们能够继续干下去,为国家做更多的事情。

化学所韩布兴研究员、范青华副研究员说,科学家的科研工作就像是“苗”,创新工程就像是“水”,有了水的浇灌,苗才能开花结果。

计算所副所长樊建平研究员等认为,创新工程对研究所和科学家而言是“雪中送炭”。

创新工程凝聚了大批优秀科学家

植物所田世平博士留学意大利6年后于1997年到植物所,当时1个月600多元工资,又拿不到科研经费,与国外形成巨大反差,她一下子从头凉到脚。由此,她萌生了离开植物所到美国去的想法。恰在此时,创新工程启动,她成了青年科学家小组组长,开始得到30万元经费支持,以后又争取到其他经费。通过3年奋斗,她和她的团队建立起果蔬保鲜技术平台。她说:“我们这项研究在国内有着很大的市场应用前景,研究论文在国际学术刊物上发表,我被邀请参加本领域的国际重要会议去做交流。如果没有创新工程,我可能会离开,但现在我有荣誉感,留在国内不后悔。”

计算所年轻的博导王兆其现在做人机交互研究,正在为北京奥运科技忙碌。他说:“尽管我的同学在外企工资高于我3倍,但我还是感到我的工作更有意义。现在就是有人给我50万、100万年薪,我也不走了,能为国家做事情,感到自豪。”

创新工程的成败取决于优秀人才的获得。中科院院、所领导对此都十分重视。他们不仅通过“百人计划”、“引进国外杰出人才”项目有计划有组织地广揽人才,而且自己身体力行做“人盯人”的工作。

在纳米技术领域里崭露头角的江雷研究员,就是中科院副院长白春礼院士当年亲自跑到位于中关村江雷的住地当面做工作的结果。如今江雷在化学所已建起了拥有30人的团队。江雷说:“1999年从日本东京大学回国后,我发表了三四十篇文章,又成立了企业,利用我们的技术制作的领带最近还作为礼物送给了来访的美国总统布什。我感到化学所环境非常好。”

为了引进IT领域优秀人才许鲁,计算所所长李国杰院士和两位副所长以“十顾茅庐”的精神感动了许鲁。

中科院各所创新工程实施以来发生的显著变化对高层次的科学家也产生了吸引力。高庆狮等3位院士加盟计算所创新工作,上海生命科技中心主任杨胜利院士加盟大连化物所创新工作,曾在美国和台湾从事化学反应动力学基础研究的杨学明博士,在该领域已崭露头角,最近也被聘为大连化物所分子反应动力学国家重点实验室主任并负责牵头一项“973”项目。崭露头角的优秀科学家在中科院各所中成为一个个实验室的领军人物,这样的例子不胜枚举。

 

手机光明网

光明网版权所有

光明日报社概况 | 关于光明网 | 报网动态 | 联系我们 | 法律声明 | 光明网邮箱 | 网站地图

光明网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