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glish

“团结起来光明在望”

2002-05-31 来源:光明日报 本报记者 李韵 通讯员 潘嘉 我有话说

本报许多老同志参观后,觉得展览内容实在丰富,大有意犹未尽之感。本报原总编辑张常海对记者说,这个展览应该制成录像带或VCD,将来让更多的人看到。(图为本报老同志观看展览。本报记者 程伟光 摄)


5月30日的北京,达到了今年入夏以来的最高温。社会各界对大型展览《毛泽东与文艺》的关注程度也越来越高。今天,本报近百名职工冒着酷暑来到中国革命博物馆参观展览,一些年事已高的老领导、老记者、老编辑也兴致勃勃地参观了全部展览。

几位从延安走出来的老同志参观展览后一致认为,毛泽东的文艺思想即使在今天看来,也有着巨大的指导作用。在一幅1957年4月10日人民日报社论《继续放手,贯彻“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方针》的图片前,本报原副总编辑何辛驻足良久,似乎陷入了沉思。作为陕北公学的学员,此次展览中的不少事情他曾亲身经历过。他说:“通过展览重温一遍史实,不仅感触不同,而且也从中获得了新的教育和启发。”何辛指出:“毛泽东文艺思想一贯强调‘为人民服务’。当下影视剧作品对基层工人、农民生活的反映缺乏力度。新时期我们应高扬工农群众特有的精神气质,多创作展现他们真实生活的优秀作品。”

同样曾任本报副总编辑的马沛文,在谈及毛泽东文艺思想时激动之情溢于言表。作为当年鲁艺的一员,马沛文有幸亲耳聆听了毛泽东“关于文艺普及和提高关系问题”的报告。他回忆说,那次报告通俗、生动,使学员们深受启发,自己也作了详尽的笔记。虽然笔记现已遗失,但报告的思想却始终铭刻在心。马沛文说:“新时期我们文艺工作者应当与时俱进,辩证地继承和发展毛泽东文艺思想,更好地发挥文艺在祖国建设事业中的作用。”

美术教学使用人体模特儿长期是一个禁区。1965年7月18日和1967年8月4日,毛泽东同志专门就这个问题两次作了亲笔批示,肯定了美术教学使用人体模特儿的作法。在展厅里的这幅原件展品前,本报文艺部原主任乔福山感慨颇深,他认为,毛泽东在美术创作中正确看待使用人体模特儿的问题,体现了他老人家对艺术创作规律的尊重。

毛泽东同志为本报创刊的题词“团结起来光明在望”,52年来一直激励着“光明人”。作为本报文艺副刊《东风》的老编辑,黎丁深情地回忆了毛泽东对《东风》的亲切关怀。他说:“毛主席日理万机,仍读《东风》,既关切,又认真,哪怕是角落里的一个小注,他老人家都注意到了。他不仅手书默诵发表在《东风》上的诗词,还加以唱和,并推荐给别人,推荐给会议。他不是作为一位领袖,而是以一个热心读者和诗人的身份来沟通切磋。”

展厅里有一份毛泽东同志的手迹,让本报的老同志们看得非常真切。这是1965年毛泽东72岁诞辰时书录叶剑英同志《远望》一诗的手迹,刊登于1977年4月6日的《人民日报》上。诗末,毛泽东还写上了“十月十六日光明日报”。叶帅这首诗是刊在光明日报《东风》副刊的右上角,诗后注明“一九六五年八月于大连棒棰岛”。原诗的题目是《望远》,毛主席书写时改为《远望》。

 

手机光明网

光明网版权所有

光明日报社概况 | 关于光明网 | 报网动态 | 联系我们 | 法律声明 | 光明网邮箱 | 网站地图

光明网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