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glish

新林镇农林站助农增收取得实效

小凉山深处燃起科技之光
2002-06-08 来源:光明日报 记者 薛冬 我有话说

本报讯“我们这里地处小凉山深处,彝族汉族群众由于不掌握农业先进技术而难以增加收入。”四川省乐山市峨边彝族自治县新林镇农技站站长、共产党员葛综文说,农技站在实践“三个代表”重要思想过程中,从群众最急、最盼、最怨的事做起,努力把农技服务办成有求必应的“110”。2001年,仅推广农业新技术一项,就为全镇农民人均增收52元,占全年增收的39%。

新林镇原来一直是靠“伐木吃饭”。自1998年国家实施天然林保护工程后,农民收入锐减。为了解决粮食产量低,农民收入少的问题,镇党委、政府决定以科技为动力,调整产业结构,以增加农民收入。以葛综文为首的镇农技站当时倍感责任重大。他们首先着手建立农技服务网络,把全镇11个村分成3个片,每个片建一个农技服务点。在全镇配备农技人员68名,培养示范户250户,帮助群众解决农业生产中出现的问题。在全镇形成农技站带片点、片点带农村示范户、示范户带农户的三级服务网络,为良种良法的推广和普及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通过推广地膜覆盖技术,使当地玉米每亩增产300斤以上。他们改旱地为水田,在彝族地区改造800亩土地,由过去种玉米、土豆只能每亩收获二、三百斤,改水田以后引进杂交水稻新品种,每亩收获水稻800斤以上。彝族群众如今不仅吃饱了肚子,而且改善了饮食结构。他们还推广水稻抛秧技术,不仅使水稻增产,而且使彝族群众在运用这项技术中尝到了省种、省力、省投入的甜头,调动了群众学农技的积极性。

最近,以葛综文为首的农技站勇于尝试,引进经济效益显著的山葵种植,并攻克难关,编写出5万字的山葵技术资料,使山葵项目顺利落户新林镇。山葵有望成为新林镇乃至峨边彝族自治县重要的主导和出口创汇产业。

据悉,新林镇农技站已成为认真实践“三个代表”,为农服务的典型单位,受到四川省委领导肯定。中共乐山市委、峨边彝族自治县委分别发出向新林镇农技站学习的决定。

 

手机光明网

光明网版权所有

光明日报社概况 | 关于光明网 | 报网动态 | 联系我们 | 法律声明 | 光明网邮箱 | 网站地图

光明网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