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 据日前国家权威部门对美国科学引文索引系统SCI收录的关于纳米研究论文发表的数量及其变化趋势的统计分析,在过去5年间,我国纳米研究论文数为1707篇,仅次于美国、日本,列世界第三位,其中中国科大在世界前10名机构排行中位列第二。就此,记者采访了中科院院士、中国科大校长朱清时。
朱清时指出,SCI排名显示,过去5年我国在纳米材料研究领域取得了显著进步,以论文数量衡量,已与国际先进水平基本处于同一起跑线上。就中国科大而言,能够超越许多世界一流大学,不仅在数量上仅次于加利福尼亚大学伯克利分校,而且诞生了碳60单分子直接成像技术、纳米材料溶剂热合成技术和量子通讯计算研究等居于国际领先水平的研究成果,这表明在集中了综合交叉、专业互补的人才优势和具备了瞄准世界前沿的实验条件之后,中国人和国内科研机构赶超世界先进水平完全是能够做到的。
朱清时指出,过去,在许多研究领域,我们都有过基础研究起步并不落后,但在科研发展和产业转化过程中错过机遇、丧失优势的教训。因此,我们务必要珍惜和重视在纳米研究领域来之不易的成果,再也不能重蹈覆辙。朱清时认为,纳米研究是与生命科学、信息技术、能源科学并重的21世纪具有战略意义的重要领域,由于现阶段纳米研究仍处于非赢利时期,因此,国家对纳米研究在实验设备、资金等物质条件方面的支持尤其重要,在此基础上,加大对研究成果和研究水平宣传的力度,吸引国内外一流人才参与国内的研究,以形成我国在该领域相对的人才和资源配置的优势,是保持我国在该领域竞争优势的必要条件。
朱清时呼吁,在纳米研究成果转化过程中,需要广大社会力量尤其是产业化专门人才和资金的大力介入,加强研究机构和企业、实业界的合作,做到优势互补和利益互惠,通过全社会的共同努力,实现我国在21世纪纳米研究的良性循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