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方茶桌,满架墨香,临街一间再普通不过的小屋撑起“一分钱读书社”这个响亮的名字。仅仅两年,由下岗工人左国栋创办的这家读书社,如今已在闽北武夷山市发展会员4000多人,从城镇延伸到乡村的十几个分社点,形成图书资源共享的大众读书网络。
听左国栋一面冲茶一面介绍,“一分钱读书社”的概念之所以吃得开、叫得响,是因为它从一开始就充分考虑了群众的读书需要和经济承受能力,用会员制迎合了少花钱、多读书的百姓消费心理。每位读者只需交30元上下的会费,就可成为年证会员,也就是说,全年都可以随时借阅和更换图书,以此把每借阅一本书的花费降到最小货币单位。会员胡伟在书社接受采访时说,这样借书和买书不一样,谁都负担得起,实惠方便,又不会催着还,读书前先有了好心情。
由于做到了“花最少的钱读好书”,又不限制租借时间的长短,“一分钱读书社”招牌一出就备受欢迎,会员结构也从初期的市民层面扩大到普通农民。由于看到这种借阅形式对拓展农村图书市场、传播先进文化的积极作用,武夷山市党政部门不失时机地给予肯定、扶持和指导,促进滚动经营,引进好书新书,使这支生力军迅速壮大,并在良性循环中产生网络效应,已在原有基础上出现半年租、月租、日租等多种租借方式,零散读者交一元钱茶水费,也可在社内读书一整天。
记者来到星村镇的分社,看到这里的图书已小有规模,负责人杨礼成说,才办了7个月,就有上万人次借书,尤其到晚上经常读者满门,每天22点30分才打烊。在比较偏远的曹敦村也有一个小小的分点,书不算多,但管事的小青年彭长毅说,他每个月都去总社或其他分社换一次书。有的村民来抄科学种养等方面的资料,就不收钱了,资金周转不开时,还有以文养文的另一些办法。
“一个分社和分点就是一个小文化中心,这样让图书流通起来,实现资源共享,合乎中小城市文化建设的市情,特别有利于传播先进文化,促成良好的社会风尚,政府今后还要进一步动员社会力量,在资金和图书资源上给予积极扶持。”武夷山市委宣传部部长黄德义说。
“一分钱读书社”,为武夷风光再添人文亮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