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环境保护总署自1988年起就在全国范围对250种有毒工业排放物作跟踪调查,当时加州公司企业每年排放的废水、废气和废物中所含的污染物总量达到了1.06亿磅。而最近进行的一次最新调查却显示,数字已减至2400万磅,这就是说还不到14年前的1/4。而在高科技公司最为集中的硅谷中心地区圣克拉拉行政区,每年排放的化学污染物更是从14年前的545万磅减至仅20万磅左右。加州环保署最近不无自豪地宣布:加州自1988年以来工业污染下降了77%,而地处该州的硅谷地区的工业污染在同期内则更是下降了96%之多!由此,以前一直被列为“老大难”问题的高科技公司对环境的严重污染事实上已得到了初步缓解。
硅谷治理环境污染成绩之所以如此卓著,原因之一是加州和联邦政府实行了异常严格的反污染法规。根据这一系列反污染法规,凡排放污染物超量的公司企业不仅被科以重罚,而且其大名还将在媒体公布。珍惜名声胜过一切的高科技公司自然不敢怠慢,而纷纷不惜工本地或更换生产线,或改进排污方式。20世纪90年代早期,硅谷生产电路板的工厂排放的废水中含有大量的铜和镍,随下水系统进入海湾后,便彻底破坏了海湾里原本安居乐业的浮游生物和蚌类的生存环境。在反污染法规的监督下,厂家对生产流程做了完全的改革,并不厌其烦地对所有废水做过滤处理。由此今天排入海湾的铜、镍比起80年代来就减少了90%之多,其他工业污染物如乙醚、甲醛、铅、汞等有毒物质也减少了至少80%。
硅谷地区环境污染得以大大改善的另一原因却颇富讽刺意味。原来,许多“盛产”工业污染物的硅谷高科技公司,为了躲避可能遭到的重罚,而纷纷将属下的生产厂家搬迁至美国以外的其他地区,其中特别是“反污染气氛”较为“宽松”的远东地区安家落户。这就等于将以前排出的污染物“出口”到了其他国家或地区。硅谷有毒物质监督联盟执行主席司密斯先生也承认,“包括马来西亚、中国台湾地区在内的远东地区,时下正遭受着我们10多年前遭受过的同样的灾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