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glish

踏着先锋的足迹

2002-06-28 来源:光明日报 本报记者 朱庆 我有话说

南京市石鼓路小学周光裕中队、无锡市通德桥中心小学雷锋中队、泰州市根思乡中心小学杨根思中队……这些都是江苏省少先队组织中,以英雄模范的名字命名的“英雄中队”。

以英雄模范的名字命名少先队集体,激励广大少先队员学习先锋,是江苏省少先队工作的优良传统,是对广大队员进行爱国主义、集体主义、社会主义教育的有效形式。

知英雄,继承光荣传统

两年前,徐州市丰县教育局的同志到华山小学放映电影《少年雷锋》时问学生:雷锋是谁?不少同学回答“不知道”。这件事深深震动了当地的老师:现在的孩子远离革命战争和艰苦创业年代,对革命先烈知之甚少,如何让孩子们了解英雄事迹,让革命传统在新一代身上延续呢?

学校领导决定推出“英雄中队”创建活动,以当地著名的抗日英雄范子侠的名字命名中队,组织英雄事迹报告会、英雄故事大赛等活动,进行革命传统教育。

通过这一活动,学校找到了在少先队中间开展爱国主义教育和革命传统教育的切入口,当地各个学校纷纷命名了英雄中队。其中,有以历史名人的名字命名的唐荆川中队,以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的名字命名的翔宇(周恩来)中队、(瞿)秋白中队、张闻天中队,以革命先烈名字命名的(刘)君湘中队、蒋鹤林中队,以共和国英模的名字命名的雷锋中队、王杰中队、许杏虎中队……

用英模的名字命名中队既是一种荣誉、也是一种鞭策。队员们一方面以成为英雄中队一员而自豪,另一方面也深切体会了继承革命传统的重要意义。在英雄事迹的鼓舞下,队员们逐步树立了崇高理想与人生目标。

学先锋,榜样力量无穷

宿迁市宿豫县余娟实验小学是舍己救人的小英雄韩余娟的母校。为纪念这位小英雄,学校把每一届的二(1)班定名为“韩余娟中队”。

“韩余娟中队”是宿豫县敬老院的常客。敬老院里的王庆福老人无儿无女,但自从“韩余娟中队”的队员王宇和张月认他作爷爷后,他的生活里充满欢笑。老人没什么爱好,平时就想看看报、听听广播。王宇、张月知道后,用自己攒下的100多元零花钱为老人买了一台小收音机、订了一份《宿迁晚报》,老人收到礼物感动极了,抱着两个“孙子”流下了眼泪。

由抗美援朝英雄廖贻训的名字命名的“廖贻训中队”的队员,是苏州市盲聋哑学校的50多位残疾儿童。他们多次拜访在朝鲜战争中负伤致残的苏州籍英模廖贻训,谨记廖爷爷“身残志不残”的教诲,把自己的爱心奉献给更多的人,他们定期到敬老院看望老人,为幼儿园的孩子表演节目。今年春节,廖贻训送给队员们一幅书法作品“任重而道远”,这是他用仅有的一只手指书写的。在此之前不少队员因为身体残疾,写不好毛笔字就不肯再学,在廖爷爷的鼓励下,他们重新拿起了毛笔。

见行动,要做“领头雁”

“英雄中队”学英雄、做好事等活动开展得有声有色,不少“英雄中队”成为本学校、本地区的先进中队。

丰县华山小学的“范子侠中队”因为搞科技兴农成绩突出,上了江苏省电视台“金色少年”栏目,名扬全省。他们还开展了“寻找我们中间的小英雄”活动,将队员们乐于助人、勤劳勇敢的事迹刊登在自办的《英雄报》上,使之成为全校队员的“先锋”。

泰兴市根思乡中心小学的“杨根思中队”将革命传统教育与养成教育、体验活动等结合,获得了泰州市“争当护路小使者”活动一等奖,被评为市“优秀学法中队”。

“英雄中队”融组织性、思想性、教育性为一体,是少先队集体建设的好形式、少先队教育的有效途径。在2002年江苏省第四次少代会召开之际,共青团江苏省委、江苏省少工委正式命名了首批省级少先队“英雄中队”,以“英雄中队”为先导的爱国主义和革命传统教育正在江苏大地掀起一个新的高潮。

 

手机光明网

光明网版权所有

光明日报社概况 | 关于光明网 | 报网动态 | 联系我们 | 法律声明 | 光明网邮箱 | 网站地图

光明网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