改革开放以来,广东省在推动经济快速发展的同时,大力促进文化事业建设的进步。在蓬勃开展的基层文化建设中,社区文化建设和山区文化建设,犹如文化百花园里的两朵鲜花,沐浴着“三个代表”的雨露阳光,并蒂开放。
广东省创建城市文明社区的众多故事中,广州市海珠区南华西街无疑是最迷人的一个。这个具有浓郁岭南特色的行政街道,因为极其出色的社区文化建设成就而被誉为“中国街道之星”、“中华第一街”,成为全国社区文化建设的楷模。
南华西街地处老城区,有居民16000多户,46000多人,设16个社区,30个居民委员会。漫步南华西街,便会发现,纵横交错的街道和小巷,最宽的也不到10米,而浓郁的文化气氛,使这些狭长的街巷成了群众文化活动的广阔天地。随处可见的文化培训中心、社区文化室、社区党校、团校、居民学校、退休工人之家、图书馆、文化康复中心、敬老楼、老人公寓、少年之家、幼儿园、托儿所等,与街头碑廊、诗书画廊一起,形成了集中成片的群众文化活动主阵地。
多年来,南华西街群众文化活动做到了天天有活动、月月有安排、季季有高潮、全年不间断。南华西街坚持每年开展“歌唱共产党,热爱南华西”文艺汇演,主题不变,内容常新,使之成为社区人民的共同信念。一年一度的南华西街文化艺术节、国庆中秋灯会、五一游艺会、七一歌咏赛等,不仅满足了广大社区居民精神文化需求,同时也在群众的广泛参与下,营造出文明向上的社区文化环境。南华西街的群众合唱团曾在广州市合唱大赛和广东省合唱大赛中夺得过第一名和第二名,群众广播操表演在广州市连续10余年夺得冠军,每年在街头巷尾举办的灯会也在广州名声大震。
南华西街现有各种文艺活动队伍52支,各艺术门类创作人员200余人。南华西街还从音乐学院、艺术院团聘请专家、教授和著名演员来进行创作表演指导,使艺术团队的水平不断提高。关山月、赖少其、商承祚等众多书画名家也为南华西街创作了不少优秀作品。同时,南华西街还经常举办一些适合社区居民文化需求的卫生保健、文学、戏曲、插花、摄影、书画、交谊舞、太极拳等学习培训班,还建设开通了“南华西街网站”,收入了有关南华西街风土人情、历史掌故的老照片和老故事,以及社区居民的各类文艺作品。
南华西街人常说起的一个故事,不是曾经荣获的30多项国家级表彰以及1000多项省市区级奖励,而是两个外来的老年人。这对老年夫妇孩子早已出国,要接老人去同住,老人不愿离开羊城故土,孩子便拿出钱来,让老人在广州买一处称心的房屋居住。老人东看西看,最后在南华西街买下了一幢两层的旧楼。有人问,别人都是看中现代化建设的新社区,您为什么却来了老城区?老人说,这里不仅环境优雅、邻里关系好,而且出门就能与人打交道、听音乐、看演出,给人精神上的满足啊。
与广州这样的现代化都市不同,广东全省共有53个山区县,占到了全省陆地面积的三分之二,居住人口近全省半数。早在1997年,广东省八届人大五次会议上提出了一项抓好山区文化建设的议案,省政府对此十分重视,决定从1998年起,对全省59个山区市县实施“广东省山区文化建设工程”,省财政每年拿出4500万元用于山区文化建设。同时,给直接面向基层群众服务的文化单位赠送了一批器材设备和交通工具。经过四年多的不懈努力,基本实现了山区各市县群众艺术馆、文化馆、图书馆、博物馆有馆舍,乡镇文化站有场所,县剧团、电影放映队有排练演出、放映场地的山区文化建设目标。
地处粤西山区的罗定市,自古享有“粤西文化之乡”美誉,现存“岭南第一摩崖石刻”以及遍布城乡的古代民间书院等历史文化遗迹。在进行基层文化建设的过程中,罗定市发挥文化底蕴深厚的特点,成绩卓著,今年4月荣膺“全国文化先进县”称号。几年来,罗定市共投入资金4000多万元,在城乡新建、扩建了文化广场、文化综合楼、文化馆、青少年宫、博物馆、镇文化站等文化设施43个。与此同时,以文化广场为龙头的市、镇、村三级群众性文化活动也在城乡各地蓬勃开展。在城区文化广场,全市12大系统、24个乡镇轮流承担的文艺演出每年多达50多场,放映电影70多场。罗定市粤剧团长年坚持“两为”方向,弘扬主旋律,每年上山下乡演出180多场。各镇也经常组织民间艺人和文艺表演爱好者在镇文化广场等公众场所表演粤剧、曲艺、山歌、舞狮、舞龙、武术、杂技等,既丰富了乡镇基层群众的文化生活,也使当地的民间艺术得以流传和发扬光大。
在乡村,将一些历史久远的旧书院、旧祠堂改造成群众文化室,使古老的文化遗存焕发文化青春,成为乡村文化建设中一道独特的文化风景。罗定市罗城镇石围村的谭御史祠,建于明代,是村民为纪念先贤谭寿海而修建的。为了将这所年久失修的旧祠堂改造成村民自我教育、自我管理、自娱自乐的群众文化阵地,村民自愿捐资重修,并在其中建成了村文化室。
一些热心文化工作的退休老同志,在管理文化室和组织开展文化活动中大显身手。谭晋兴在担任谭御史祠文化室主任前,是罗定市文联主席,退休后在文化室工作中不遗余力、不断创新。从书画班,到粤剧队,到演出团,文化室的活动越来越丰富,内容越来越精彩,祠堂已成为远近闻名的群众文化活动场所,赶来参加文化活动的文艺骨干中,不少还是文化单位、中小学的退休老人,而演出团也常到邻近的乡村演出,受到广泛称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