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glish

“科技航母”从这里启程

2002-07-07 来源:光明日报 本报特约记者 张彦中通讯员 杨静本报记者 喻国英 我有话说

我军卫星大地测量奠基人之一、中国工程院院士、西安科技创新工作站进站专家魏子卿正在指导年轻科研人员。王安明摄


编者按

两年前,总参科技创新工作站在西安宣告成立,备受海内外瞩目。拥有百名专家、千名专业技术人才、万余台(套)先进设备,承担重大科研攻坚任务的一艘现代军事“科技航母”从这里启程。两年后,数家新闻单位记者来到这里,欣喜地发现:这一全军首家科技创新工作站已建成新型科学、教学、生产实验基地及数百个实验室,20余项科研成果相继问世,成果转化率达90%,创造了我军军事科技史上的奇迹。他们的经验,对军内外都具有深刻的启迪意义。

目前,全球有1.3亿科技人才在国际间流动。发达国家人才资源配置的市场率达到80%,美国为95%;而我国主要人才市场的成交率不到20%。

中国军人不会回避这一事实。

2000年6月1日,总参以驻西安地区5家单位的人才、设备和技术资源为基础,成立了全军第一家科技创新工作站。这个工作站没有正式编制,由5家单位联合成立管理委员会和技术委员会负责工作站的管理,唯一常设机构就是一个仅8人的办公室。谁能想到,这里愈益迸发出巨大的能量。

科技发展的推进器

理论上,工作站没有一名科研人员和一台科研设备。它是一个虚拟的平台,一个智力流动的“服务器”。一旦工作站或设站区域内单位科研攻关需要,工作站可以从进站单位引入人才、技术、设备和科研资源,实行跨单位、跨部门、跨专业优化配置。在全军一项重大科研项目实验室,记者目睹了涉及计算机、机械等多种学科的技术设备。这个项目进站后,工作站通过招标,组织8个单位齐心协力,26名专家与原课题组成员进行联合攻关,经过一年多艰苦奋战,现已完成三次重要试验,取得突破性进展。

中国工程院院士魏子卿说,这个工作站实行项目公开招标制度,不仅为年轻的博士生提供了施展才华的机会,也大大缩短了科研课题的研制周期。对此,测绘研究所高级工程师吴长枝深有感触。他是“车载野战地图快速彩色扫描与处理系统”等3个项目的首席专家。在课题研制过程中,按首席专家负责制,他对人才使用、设备购买、经费支出等大胆改革,解决了扫描幅面大、速度快

和精度高等技术难题。该成果填补了国内空白。

走进科技创新工作站,记者听到最多的是“用人不养人,用人不拴人”;看到最多的是有形的管理层和无形的工作层的良性互动:工作站对人才使用、人才评价、项目管理、经费使用、成果评定等实行一体化管理,人随课题走,有效地解决了人才闲置、条块分割、重复劳动等问题。

人才成长的孵化器

初夏,又一次别开生面的研讨会——“数字化战场建设”学术研讨会在科技创新工作站召开。

来自5个单位的50余位专家畅所欲言,勾画着未来战场神兵天降的场面。类似的学术交流活动,在科技创新工作站随处可见:

中科院、工程院五名院士联袂登台,学术报告为期3天,1万多人深受启发;

科技创新工作站挑选精兵强将,分赴俄罗斯、乌克兰、白俄罗斯等地进行科学考察,专家们收益颇丰……

据了解,两年来,科技创新工作站先后有8位院士来站作学术报告,有20多位专家参加国际学术研讨会,有16人先后到美、法、德、澳等10多个国家考察访问,有30多位专家到院校、研究所、作业保障部队讲学,促进了科技学术的交流。

某通信总站高级工程师刘秋彩一直在基层从事技术工作。谈起进站后的感受,她激动不已。科技创新工作站给她提供了与许多著名专家的学术交流机会,使她扩大了知识面,科研思路越来越开阔,科研手段越来越丰富,由过去只能搞点技术革新的小打小闹,很快成长为三个进站项目的首席专家。

科技创新工作站,是一座锻造科技英才的熔炉,又如一个巨大的“磁场”,吸引有潜力、有作为的年轻人纷至沓来。截至目前,已有近百名高科技人才入站,真正成为驰誉军内外的“硅谷”。

成果转化的加速器

面对一辆看似普通的越野吉普车,首席专家陈南自豪之情溢于言表。

这实际是一辆“应急机动侦察车”,装备着最先进的“动中通”,属高精尖项目。

陈南告诉记者,某通信总站一直想为野战通信车研制一套“通信分队自动化指挥管理系统”,解决野战分队在高度分散情况下的组织指挥问题,但由于缺乏专业人员,始终无法实现这一目标。

面对这一难题,工作站及时组织测绘研究所专家与他们共同开发,并提供10万元科研经费。由于将通信技术、GPS导航定位技术和电子地图生成技术有机结合,仅用8个月时间就使这一难题得到圆满解决。这一项目填补了全军高技术机动侦察装置的空白,综合技术居国内领先水平,当年获军队科技进步三等奖。

在开展军事科研攻关的过程中,这个工作站认识到一个真理:实现我军军事科技的跨越式发展,必须依靠自主创新。

现代战争不对称、非线性的特点,对单兵作战的要求越来越高。单兵信息系统是当前军事斗争准备迫切需要解决的课题,需求量大,有的公司愿出80万元的高价做该项目的前期研究工作。创新工作站得知这一情况后,主动与有关单位联系,深入基层调研,了解部队对该设备的具体要求,在半年时间内完成了方案的设计、应用软件的研制和硬件的改造工作。目前,已完成设备的联调,近期交付部队试用。该设备对提高单兵野外生成能力、快速反应能力和机动作战能力将发挥重要作用。

不停顿的创新,不停顿的超越,成了科技创新工作站追求的目标。如今“军事交通图数据库”、“遥感图像信息系统”等研究课题相继问世,填补了我国一项又一项空白。工作站取得的一些技术成果还被移植、应用到其他领域,产生了巨大的军事、经济和社会效益。

 

手机光明网

光明网版权所有

光明日报社概况 | 关于光明网 | 报网动态 | 联系我们 | 法律声明 | 光明网邮箱 | 网站地图

光明网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