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北京7月6日电作为全国14个边境经济合作区之一的丹东边境经济合作区,今年7月7日满10岁。10年来,依靠精心打造软硬环境,取得了较好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经济规模、财政收入、招商引资等方面雄居全国14个国家级边境经济合作区之首。10年间,累计实现国内生产总值66.2亿元,固定资产投资25亿元,招商引资到位资金12亿元。
丹东边境经济合作区是1992年成立的国家级开发区,位于鸭绿江畔、黄海岸边,与朝鲜新义州市隔江相望,具有沿江、沿海、沿边的“三沿”优势和便捷的海陆空交通网络。1991年,丹东市委、市政府在鸭绿江边建设沿江开发区。1992年3月,被列为省级开发区,继而经国务院批准成立国家级边境经济合作区,探索出一条自费开发、自我积累、滚动发展的成功模式。10年间,合作区开发土地面积320万平方米,各类建筑90万平方米,在沿鸭绿江边8公里长的江岸上建设出一条功能齐全、景色优美的沿江景观带,形成了商贸旅游区、高科技园区、江湾出口加工区、仁川丹东产业园地、大东港保税仓储加工区五个功能区。
合作区在加强硬环境建设的同时,加大了软环境建设。多年来,主动与国际惯例接轨,推行“公示制”、“承诺制”、实行“一站式”审批,全程式服务,取消所有区级行政收费,向“税外无费区”迈进。
合作区的工业结构日趋合理,工业企业也由建区时的3家,年产值500万元,发展到现在近100家,其中高科技企业37家,仅去年技工贸总收入4.63亿元,高新技术产值3.37亿元,税收2919万元,先后引进了日本饭山电机、东大阿尔派、天大天财等国内外著名企业和财团,初步形成软件开发、生物制药、电子信息、新材料、机电一体化、生态环境等有代表性的6个行业,优化了全区的产业结构,为合作区未来发展增添了后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