欧盟最近在巴塞罗纳首脑会议上提出,为实现“到2010年建成世界上最具竞争力的知识经济”的目标,要以新的科研五年计划为契机,建成统一的“欧洲科研空间”。欧盟认为,要实现这一目标,使欧盟的科研经费达到总产值的3%是必要的。
欧盟委员会日前公布的一项统计显示,美、日2000年在科研领域的投入分别占各自国内产值的2.68%和2.98%。相比之下,欧盟2000年的投入仅为1.93%。欧盟有关官员介绍说,2000年美国用于科技发展研究费用约为2880亿欧元,而欧盟的投入仅为1640亿欧元。欧盟同美国1994年的差距为510亿欧元,而现在的差距拉大了许多。
欧美在科研领域投入的差距主要表现在私营企业方面。欧美1995年在这方面的投资差距为140亿欧元,2000年扩大到1040亿。美、日私营企业对科研的投资,约占该领域投资总额的三分之二,而欧盟私营企业的投入平均只占56%。
欧盟认为十分有必要重新审视其经济、税收、社会等所有影响企业为科研创新投资的因素,改善其工业政策和竞争政策,以便提高私营企业科研经费的投入。欧盟计划通过直接援助、税收政策和鼓励风险基金等措施来推动这一领域的投资。而其中最重要的,是以公共投资的增加来带动私营投资。
欧洲在科研领域一直居世界前列,如果不能迅速改变在该领域投资落后的局面,必将丧失这一地位。欧盟巴塞罗纳首脑会议制定了实现“欧洲科研空间”的具体战略目标:到2010年,欧盟科研投资将占总产值的3%,其中私营领域投资占三分之二。欧盟计划重点加强各国科研政策的协调,促进企业同高等院校和科研机构的联系,培养和吸引高级科研人员,保证他们的流动性,并且激发企业尤其是中小企业增加技术创新的投资。
美国等国科研人员的工资待遇和研究条件比欧洲优越,是导致许多欧洲科研人员滞留不归,造成欧洲人力资源外流的主要原因。为制止这一现象,欧盟委员会决定,在新出台的第六个科研五年计划经费中,将人才资源的专用资金增加50%,达15.8亿欧元,用于安排回国科研人员的生活和工作。
增加科研人员流动性,为其学术创新提供交流与合作的条件,也是留住人才的关键。欧盟委员会于今年6月间通过了“促进欧洲科研空间内部流动战略”的行动计划,要求消除各成员国之间的各种障碍,加强协调,各国相互承认学历,允许共享社会保障制度等,还计划今年内开设专门的人才交流中心网站,为科研人员和家属提供方便。(本报布鲁塞尔7月6日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