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glish

苏卧尔 不要成为图瓦人的“绝响”

叶尔德西老人的心事——
2002-07-08 来源:光明日报 本报记者 王瑟 我有话说

叶尔德西已是68岁的老人了。他有一把“苏卧尔”,那可是图瓦人的“绝响”了。

图瓦人是蒙古族的一个部落,居住在新疆喀纳斯湖附近的山中,人口不足300。叶尔德西是目前图瓦人中唯一会吹“苏卧尔”的人。

那是一根简洁又奇怪的笛状物。用喀纳斯湖一道湾特有的一种“扎拉特”草的茎秆做成。笛上开有三个孔,都开在笛的下端。最下面一孔离端口四指的距离;第二孔离第一孔三指;第三孔与第二孔有四指距离。“苏卧尔”呈淡褐色,空心,上粗下细,几乎没有重量。

就是这样一件看似简单的乐器,却记录了图瓦人数个世纪的悲欢离和。当叶尔德西老人端坐在洒满阳光的小院内,吹着先辈流传下来的“苏卧尔”时,满是皱纹的脸膛焕发出一种青春的光芒,皱纹全都舒展开了,他沉静在远古的回忆中。

“苏卧尔”的声音时而高昂,时而委婉;一会儿急促,一会儿舒展。从“苏卧尔”的声音中,几乎都能听到大山里的动物和鸟类的生活情景。老人告诉我,因为他们常年生活在大山中,对外面的世界几乎什么也不知道,所以流传下来的“苏卧尔”曲目只有表现动物和鸟类生活的。老人吹起了《受伤的熊》,曲调里一只受伤的熊正在被猎人追捕着。熊想竭力摆脱猎人的追捕,猎人想尽快赶上受伤熊的心态,在老人的吹奏中,听的人能真切感受到。

老人说,他是8岁那年开始学吹“苏卧尔”的。当时他开始给家里放牛,有空就四处求教。父辈们会吹“苏卧尔”的人很多。但“苏卧尔”很难学,光吹响它就要下3年功夫,老人直到17年后,才正式当众演奏。

图瓦人只有语言,没有文字,“苏卧尔”曲谱全靠口耳相传。叶尔德西祖上传下一支《黑走马》,一支《受伤的熊》,一支《百鸟欢歌》,老人自已创作了两首曲子:《美丽的阿尔泰血脉》和《美丽的喀纳斯湖波浪》。

对“苏卧尔”,图瓦人有种发自内心的热爱。聚会时需要它,心情不好时需要它,夜深人静时需要它,庆祝活动时更需要它。

但一个让叶尔德西和村里人揪心的事正在发生:图瓦人除了叶尔德西外,再也没有一个会吹“苏卧尔”的人了。叶尔德西和他的“苏卧尔”成了图瓦人的“绝唱”。

会说汉语的边防站长蒙卡说,一是因为“苏卧尔”太难学,一是因为现在社会开放了,许多图瓦人的后代走出了村庄,开始接受现代文化,家里有了收录机、手风琴等,儿孙们谁也不愿意学会吹奏“苏卧尔”了。

叶尔德西老人今年已68岁了。他对自己身后的事看得很开,可有一件事总让他放不下心来,那就是:谁来接他的班,让图瓦人的“苏卧尔”永远吹奏下去呢?因为身体的原因,现在他连一段完整的曲子都吹不下来了,他需要人来接这个班。

 

手机光明网

光明网版权所有

光明日报社概况 | 关于光明网 | 报网动态 | 联系我们 | 法律声明 | 光明网邮箱 | 网站地图

光明网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