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99年初,《中国单位制度》一书出版后,因其对中国重大现实问题作出的直接回应而受到知识界的广泛好评。2002年5月,根据该书策划的10集系列片《人在单位》在中央电视台播出后,从普通百姓、专家学者到党政官员,从退休职工、下岗人员到年轻的上班族,都对该片进行了热情、积极的正面评价,认为该片具有较强的现实意义和鲜明的时代感。
单位,是我们观察新中国50年城市社会和社会变革的一个视角。作为一种特殊的组织形式,单位制度体现为国家在社会控制、权力结构和精英选任等方面的一系列制度安排;作为中国城市社会的微观组织基础,单位对中国城镇居民的生活方式、思想观念、价值取向、精神状态等都产生了极为深刻的影响。
《人在单位》记录了20多个生动的人物、事件和故事,这些来自单位内外的活生生的镜头语言,让坐在电视机前的人们感受到了曾经历过的正在发生的社会变革。比如,在第六集《职称啊职称》中,我们挑选了三个境遇不同的人物,真实地记录了燕山大学2001年度职称评聘的全过程,但在后期制作时,我们在纪实的段落中穿插了大量的有关我国职称评聘的背景材料和相关的专家评论,使这集节目不仅以情动人,以命运感人,而且融入了我们对职称制度的一些深层次思考。再比如,在第八集《我该选择谁》中,两个离开单位的人,由于观念不同,做出了不同的选择。一个是不适应单位外的市场社会,重新回到原单位。另一个则是在市场环境中成长成熟,并且回过头收购、重组已经濒临破产的原工作单位。人物的不同结局,其实是不同历史烙印、不同观念与市场社会冲撞的结果。人物的命运是社会制度变迁的缩影,社会制度变迁又反过来促使人的命运、人与单位的关系发生变化。
正因为这种具有历史感的理性的观照,《人在单位》显示了一定的文化底蕴与厚度。也正是因为有了这一点,《人在单位》没有一味地从政策、制度和单位本身来找原因,而是提出了人与单位的关系即人与社会的关系正经历着重大变革这一问题。《人在单位》没有一味抱怨我们身于其中的单位或机制,相反,它向观众传递了这样一个信息,即每一个单位人都是单位或机制的一部分,《人在单位》就这样掀动了观众内心的波澜。节目中展现的个人自主选择自己命运的故事和经历,也为那些至今还完全依赖单位来解决个人问题的观众,提供了自强不息实现自我价值的参照或范例。总之,《人在单位》通过一个个人物故事传播的健康的价值观念,疑对置身于改革攻坚阶段的中国人而言,具有极大的警醒意义。
善意呈现变革中的人和单位,直面改革中的阵痛,寻找改革成功的案例,揭示改革不可逆转的进程,是《人在单位》的主基调。
改革的年代里,个人如何在一个充满机遇与挑战的市场化社会里找准自己的位置,《人在单位》试图给出一个答案,那就是提高自身的素质,更新观念,积极适应社会的变化,适应单位的变革,重建人和单位、人和社会的新型关系。随着改革的深入,人们必须要面对新旧观念、计划和市场之间的转变乃至诀别的过程。比如,第一集《你从哪里来》,讲述了一对父子对单位的不同认识和选择,深刻反映了改革的年代里,两代人对单位的不同理解,这其实是时代变革的一种必然产物。
和电影一样,电视是一门遗憾的艺术。我们开始并不清楚拍摄这种片子的难度。单位,像生活中无处不在的空气,既抽象又具体。它也是个十分敏感的话题,带有体制的反思的意味,从某种意义上,《人在单位》是近年大型电视专题片和体制的一次“亲密接触”,这就给我们的策划和实际拍摄工作带来了相当大的难度。在拍摄过程中,无论是单位和个人都有各自的顾虑,极不愿意合作拍摄这样的片子,这些难题确实是编导们在以前的拍摄中从未遇到过的。因此,就造成了在全片20多位拍摄对象中,文化事业(含新闻)单位的人数占了四分之一,人物类型稍显单调的缺憾。这既说明了拍摄的难度,也反映了文化事业(含新闻)单位的职工思想较为开放容易接受采访这一事实,但主要的是我们在具体操作时对人物的选择有所失控。另外,该片在同期声、专家访谈和解说词之间的衔接方面还存一些有待推敲的地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