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glish

人才流动的“瓶颈”在哪里

2002-07-16 来源:光明日报 本报记者 周晓曲 我有话说

加入世贸组织后,人才要与国际接轨,从“单位人”向“社会人”、“国际人”转变,人才流动的自由程度,已成为衡量人才资源市场化的重要指标。然而,我国目前人才流动跟不上人才市场的步伐。那么,究竟人才流动的瓶颈在哪里?

用人制度改革的认识要放开

中国人事科学院副院长王通讯说:在传统计划经济下形成的用人观念是当前用人制度改革的最大桎梏。他指出,目前事业单位用人制度改革所以举步维艰,重要原因就是有些事业单位及其上级主管部门思想保守,观念陈旧。有的认为事业单位是国家的,改不改无所谓;有的把改革发展同稳定对立起来,担心改不好出乱子。这些思想互相交织,综合作用,成为用人制度改革的内在阻力。

上海市人事局局长孙路一认为,21世纪的竞争实际是人才的竞争,而没有流动就没有竞争。突破传统的户籍管理、国籍问题等政策难点,真正做到“户口不迁、编制不转、智力流动、来去自由”;努力打破人才单位化的壁垒,建立人才社会化、人才资本化的运作机制,才能使我国成为人才集聚的“一湖好水,一湖活水”。他介绍说,在上海,只要你有单位接收,只要你有本科文凭,上海就认你为“人才”,就慷慨地给你户口。许多外地来沪的人才,几乎是在工作后的一两个月内就办妥了户口入户手续。靠着机制的保障,据悉,“九五”期间,上海就引进海外留学生1.5万人,吸引外地高校毕业生6.7万人,上海决心在2005年建成亚洲的人才资源高地和全国人才聚集中心,人才总量达到137万。

社会保障体系要拓展

人才的自由流动是一项社会系统工程,它需要中介服务、社会保险等一系列制度作为保障,社会保障的跨部门、跨地区转接问题得不到解决,地区间的人才流动就有无形的障碍。王通讯说,如我国现行的五年劳动合同制规定单位在五年内不能辞退员工,员工也不能流出单位,这项规定就不利于人才的合理流动,而人才一旦流出单位,其档案、劳动保险、计划生育及法律责任又成为用人单位的沉重负担,抑制了人才的自由流动。特别是加入WTO后,经济市场化对人才流动提出更高的要求。中介服务管理、公共服务体系、社会保障体制方面必须进一步适应人才自由流动的要求。目前,覆盖全社会的社会保障体系逐步完善,为人才流动奠定了良好的基础。但医疗保险,失业保险、养老保险等社会保障体系不完善,不能像身份证那样实现“一卡通”。这些都制约了人才的流动。他说,不符合WTO规则的法律法规要尽快清理。要认识到对人才资本的投资和对物质资本投资的区别;要树立人才是特殊资源和资本的观念,按照人才规律进行市场化配置,而不能单纯靠行政命令进行调配。

广州市人事局长潘潇亦认为,市场经济是法制经济,在推行人才流动市场化的同时,必须坚持人才流动法制化的道路。同时,人才流动法规还要增强与国际惯例的相容性,要根据加入WTO的新形势,研究人才跨国界、大范围流动中的职业资格国际接轨问题,人才流动中发生的争议处理问题,都要通过立法来解决。要健全、完善现有的社会保障制度,构筑人才流动的社会安全网,为人才的自由流动提供良好的制度保障和社会环境。

培育人才市场要放宽

要逐步拓宽限制人才流动的瓶颈,必须加快培育人才市场的工作力度,而此中极其重要的一点就是要注意与国际惯例接轨。21世纪,人才稀缺与日益增长的人才需求,使人才面临多种流动诱因和流动机会,员工由追求终身就业饭碗转向追求终身就业能力,通过流动实现增值。尤其是那些高层次人才,如职业经理人,流动更是其内在需求。中国人民大学劳动人事学院教授彭剑锋指出,我们关注的不应该是如何“筑坝”阻止跳槽流动,而是要整修渠道,即要有良好的人力资源环境,对“流水”进行管理,控制“河水”的流量与速度,关键是要建立流动的规则和秩序。政府人事部门应建立高效的人才需求预测系统,对人才流动实施宏观调控,按照“放开人才引进,控制人口增长,鼓励柔性流动”的原则,引导人才培养和人才流动。国家人才交流中心研发处处长陈世华指出,要按照开放、联动、共享的原则,发展各种所有制性质、各种层次、各种专业的人才中介服务机构,组成一个多元化、网络化的人才中介服务网络。根据入世后人才流动的国际化趋势,开拓国际人才市场,使国际性人才流动通过国际人才市场实现,变花钱引智为引智生财。

 

手机光明网

光明网版权所有

光明日报社概况 | 关于光明网 | 报网动态 | 联系我们 | 法律声明 | 光明网邮箱 | 网站地图

光明网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