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泽民同志关于发展哲学社会科学的一系列讲话,使我们哲学社会科学工作者受到极大鼓舞。如何贯彻落实江总书记的讲话精神,我们有如下三点体会:
要使人们在社会生活中真正认识哲学社会科学与自然科学同样重要,这需要一个过程。如何尽快地缩短这一过程呢?我们认为除了加大宣传力度外,更重要的是哲学社会科学必须组织重大或特大项目,不断产生出能够推动社会进步、提高国民素质、对社会生产力的发展产生积极影响、为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贡献力量的精品成果。用事实说话,经过广大哲学社会科学工作者脚踏实地、锲而不舍地埋头苦干,才能把江总书记的讲话精神真正落到实处。
我们北京大学在创办世界一流大学的奋斗进程中,认识到一流的大学一定要有一流的科研成果。为此,我们于去年召开了全校文科教员大会,在全校上下形成了研究型大学必须抓科研、搞科研必须出精品的共识。
在出精品的思想指导下,我们积极组织跨学科、综合交叉的重大项目,力争在相关领域里出一些标志成果。如:我们组织历史系老师撰写三卷本《世界文明史》,组织文史哲考古系30多位老师撰写四卷本《中华文明史》,可望在学术上有较大突破。又如,我校考古文博学院和理科有关学科在参加完成了国家“夏商周断代工程”,取得了阶段性成果后,又组织力量参加国家的“中华文明探源工程预研究”的重大课题。这个课题涉及考古学、古文字学、地理学、环境学、自然科学史及现代技术与测试技术科学等多种学科,其成果将对研究华夏文明的孕育形成的过程、华夏文明的基本特征等,提供科学的依据;在国际上也将产生深远的影响。
去年,我们举办了以“21世纪:人文与社会”为主题的第一届“北大文科论坛”,在国内外产生了一定的影响。今年我们正筹备搞第二届,拟选择在21世纪经济全球化的进程中与人类命运关系密切的问题,发挥北大多学科的优势,从学术的层面上进行深入地探讨,既希望展示北大文科的最新最好的研究成果,又希望能对中国哲学社会科学的研究起到一定的导向作用。
我们高等院校的科学研究,一方面当然要为教学服务,为培养优质人才服务;同时也必须为党和政府的决策服务,为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服务。我们认为这两者非但是不矛盾的,而且是可以互相促进的。
这些年来,北京大学学者在香港、澳门基本法的起草、企业股份制的实行、国家“十五”规划的制定等方面,都积极参与并发挥了良好的作用。我校中国经济研究中心近几年来,就现代化建设中的一些带有全局性、战略性、前瞻性的问题,作了大量的研究,所编印的300多期《简报》,呈送中央领导和国务院有关部门,受到高度重视。另外,我们还为有关部委和地方政府的有关决策提供咨询服务。如我校中国社会与发展研究中心受国家民委委托,组织了“中国人口较少民族经济和社会发展研究”专项课题,制定了详细的调查方案,经过详细的实地调查,完成了《中国人口较少民族经济和社会调查报告》,其核心的结论就是“在我国西部开发中,应把帮助人口较少民族的发展作为重要战略部署。”国家民委在这篇报告的基础上,起草了“关于建议把22个人口较少民族发展问题列入国家‘十五’计划的意见”,为扶持人口较少民族的发展,起到了积极的推动作用。我们决心发扬北大人关心现实的精神,以强烈的社会责任感和民族使命感,在人文社会科学领域里,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扎扎实实地做更多工作。
江总书记在“5·31”讲话中指出:要适应经济全球化和我国加入世贸组织的新形势,在更大范围、更广领域、更高层次上参与国际经济技术合作与竞争。我们在学习中认为,这一精神不仅适用于经济领域,而且适用于哲学社会科学领域,对于从事哲学社会科学研究的学者,同样具有指导意义。
我国哲学社会科学的各研究部门和所有的研究工作者,特别是高校系统从事哲学社会科学的研究部门和所有学者,应该面向世界,开阔视野,志存高远,具有国际意识;应该增强凝聚力,“加强团结,和谐合作,在学术研究中相互切磋,共同进步”;应该从中华民族在新世纪复兴的伟大事业出发,摒弃门户之见,抛弃小我利益,心往一处想,劲往一处使,“始终保持奋发有为、昂扬向上的精神状况”。学术上的百家争鸣和事业中的公平竞争,都是完全必要的;但我们更提倡我们中国的学者应该勇于挺进到国际的学术前沿上去,在风云际会的国际学术舞台上,用自己的一流成果尤其是原创性的成果、去和世界一流的高手争雄夺冠,去一展中国学术和中国学者的风采。
中华文明曾在人类文明发展的历史进程中首领风骚。要使我们古老的文明在新世纪焕发青春、得到弘扬和复兴,要在我国创建“若干所具有世界水平的一流大学”,我们任重而道远!江总书记曾经在一次讲话中引用过一句古语:“不谋全局者不足谋一域,不谋万世者不足谋一时。”中国的哲学社会科学工作者,应该有这样的广阔胸襟、恢弘气度和大家风范,把我们中国的哲学社会科学研究工作和研究成果推向全世界;在全世界的哲学社会科学领域里,不断地有我们中国人高亢的声音,有我们中国人响亮的名字,有我们中国人理论创新的丰硕成果。只有当这样一种局面真正出现的时候,我们才可能自豪地说:中国哲学社会科学繁荣兴旺的春天已经到来!(执笔:程郁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