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glish

数字图书馆:文化的数字勘探

2002-07-17 来源:光明日报 吴基传 我有话说

编者按:本文为信息产业部部长吴基传前不久为全国政协委员、中国数字图书馆发展战略组组长徐文伯所著《中国数字图书馆:数字资源的开发与研究》一书所写的序言。序言概述了社会信息化和数字图书馆的发展态势,有助于读者扩大视野,本刊特予转载。题目为编者所加。

从二十世纪40年代计算机进入人类社会以来,社会信息化大体经过了三个阶段。40年代:计算机开始进入人类社会——社会信息数字化;70年代:计算机从大型机向个人电脑扩展——数字信息个人化;90年代:计算机网络化——个人信息社会化,或称“信息网络化”。信息化技术的飞速发展给人类社会带来了重大变化,这种变化不仅是技术层面的问题,它已经拉动整个人类社会结构的变化,并提出了两个核心问题:即数字机遇和数字鸿沟。对数字机遇的提法应当比较好理解。数字鸿沟是近年来的新提法,专家学者、联合国秘书长、发达国家和不发达国家首脑等,都从自己的角度在不同的国际场合多次谈到数字鸿沟问题。应该说,在社会信息化过程当中,数字鸿沟——即对现代信息技术的掌握和使用的差距现象是普遍存在的。

以下一组数据可以帮助我们了解数字机遇和数字鸿沟的现实含义。全球互联网业务中有90%在美国发起、终接或通过;互联网的全部网页中有81%是英语的,其他语种加起来不到20%;互联网上访问量最大的100个网络站点中,有94个在美国境内;全球互联网管理中所有的重大决定仍由美国主导做出;负责全球域名管理的13个根服务器,有10个在美国;世界性的大型数据库在全球近3000个,其中70%设在美国。

这就是我们今天要应对的全球信息网络化态势,也是我们必须面对的一场没有硝烟的数字资源之战。数字资源将成为信息社会的核心资源之一,是各国政治和经济发展的制高点。正是从这个角度,美国人提出了数字图书馆的的概念,并把它叫做国家级战略。因为在美国人的理解里,不建设数字图书馆,就会亡国。随着世界信息产业的不对称发展,出现了某些信息技术高度发达的国家利用对信息资源及其相关产业的垄断地位,对信息技术领域发展相对落后的国家实行信息技术控制、信息资源渗透和信息产品倾销的倾向。这些国家被形象地称为“信息宗主国”。相应的,也就出现了被动地接受别国的信息、受发达国家的信息控制、没有防范信息霸权能力的“信息殖民地”国家。信息宗主国和信息殖民地的出现标志着在信息时代,国与国之间实力的划分出现了新的衡量尺度。这种现象引起了世界许多国家的警惕。法国总统希拉克说:“当今世界正面临着单一文化的威胁”,“这是一种新形式的殖民主义”。

目前我国因特网的用户已超过3000万,但网上信息流的进出口逆差达到6倍以上。我们必须清醒地认识到网上信息流进出口逆差对社会潜在和深远的影响。正是站在这样的战略高度,文化部在1998年提出了建设“中国数字图书馆工程”的设想,并将其列入“863”计划和国家“十五”重点项目。

数字图书馆是数字化的信息资源库。中国数字图书馆工程的一个重要的使命,就是要使中华传统文化重塑辉煌,重新焕发生机。数字图书馆就是运用最新的科学技术开发我国的文化资源,这也可以是一次文化的数字勘探。如同现代信息技术的发展使科学家能够描绘人类的“生物基因图谱”一样,现代信息技术的发展也使现代文化和人类学家能够描绘一个民族的“文化基因图谱”。在一个网络化的虚拟世界中,现代人的文化基因由“比特”所负载。在这个意义上说,数字图书馆是通过文化资源数字化建立的一个国家和民族的“文化基因库”。因此,数字图书馆工程实际上是一次对传统文化的重新评估和重组的过程,是传统文化的再生。特别在文化遗产数字化过程的背后,不仅可能发生“产权转移”,而且可能发生“基因变异”,这是一个与国家经济、政治、社会的未来发展有巨大干系的问题。

我们通过数字图书馆工程的建设,对中国传统文化进行一次数字勘探和开发,实际上就是一次知识的创新,目的就是要使5000年文化由包袱变成5000年的投资和财富。我们应该改变“中国是一个资源贫乏国家”的传统观念。因为仅从自然资源的角度看,中国是一个人均占有资源极度贫乏的国家,但是从人文资源的角度看,我们具有5000年不间断发展的文明史,及其丰富的文化遗存物与极具特色的文化风俗,这些文化资源将会越来越具有经济开发的价值。从这个意义上讲,中国的5000年5000历史就不再是包袱,而变成了5000年的投资,中国将再一次有资格成为“资源大国”,而且是世界上独一无二的资源大国。

中国数字图书馆是一个具有深远意义的工程,虽然起步慢,但发展速度较快。

徐文伯同志近年来不仅具体领导、组织和实施了中国数字图书馆的建设工作,而且对这一领域的重大问题作了深入的思考。这本书也是徐文伯同志在中国数字图书馆建设方面所作的探索成果的汇集。

这本书在中国数字图书馆建设、政府上网和网络文明建设等方面作了一些非常有意义的开创性的探索。在某种意义上可以说,它是中国数字图书馆建设理论和实践方面最系统的著作。

我非常高兴把这样一本由高级领导干部亲自撰写的关于中国信息化建设的著作介绍给中国广大的读者。

 

手机光明网

光明网版权所有

光明日报社概况 | 关于光明网 | 报网动态 | 联系我们 | 法律声明 | 光明网邮箱 | 网站地图

光明网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