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glish

“魔术使我超越”

2002-07-24 来源:光明日报 杨单 我有话说


美国魔术大师大卫·科波菲尔刚刚结束深圳的9场演出(14日一天共演了3场,其中一场为加场),便连夜赶至广州。顶不住室外炎炎夏日和室内空调的夹击,魔术巨人也感冒了,而且看样子不轻。不过,大卫并没有推掉当日的北京媒体专访,依然有条不紊、耐心细致地回答了记者的一个又一个问题。

记者:据说您的这个名字来自于英国大文豪查尔斯·狄更斯的著名小说《大卫·科波菲尔》,是这样吗?

大卫:是的。我在十七八岁的时候取了这个名字,与其说是喜欢那部小说,不如说是喜欢名字本身的发音。后来我发现狄更斯在写作之余居然也是位魔术师,但在我取这个名字的时候并不知道这件事,所以一切显得如此巧合。

记者:听说您小时候是一个腼腆、害羞的男孩,然而后来您却一次次地挑战极限,显得异常英勇。请问这种性格上的巨大转变是如何实现的?

大卫:这种改变当然归功于魔术。魔术给我提供了表达个人感受的机会,如果我是歌手,可以用唱歌来表达;如果我是诗人,可以用写诗来表达;如果我是画家,还可以用画画来表达自己。对我来说,魔术便是这样一种自然的、天生的东西,我所有的变化都来自于这种对自我的表达。事实上我仍然是个内向、腼腆的人,但是魔术在某种程度上使我获得了超越。

记者:大多数艺术家都称自己最好的作品是下一个,请问您是否也有同样的想法?

大卫:艺术家总是这样,不满足于现状,不愿意止步不前。就像前几天我在深圳演出,无论是休息、淋浴甚至是睡觉的时候,我都在琢磨、构思一些新的创作。不过也有时候,我的思维仿佛停顿一样,那实在是一种痛苦的感受。我情愿我的大脑能一直转动,不断探索新的体验。

记者:有人认为您的成功是靠高科技和大量的金钱堆积起来的,您能谈谈自己的想法吗?

大卫:我觉得有这样想法的人是在嫉妒,他们不会想到如果你成功,你其实已经付出了多么大的努力。事实上,如果你来到我的演出现场,你会看到那里并不全是华丽的灯光舞美,你会看到一些非常纯正的技巧性的魔术节目。有人也会对我说:“你的双手确实技艺非凡,但我们更想看真正的大场面、大节目。”没办法,你必须面面兼顾,既有那些传统的、技巧性的魔术,也有那些需要豪华背景相衬托的大型节目,这样才能满足所有观众。

记者:您通过魔术不断让人享受到美梦成真的欢娱和刺激,那您自己最大的梦想是什么呢?

大卫:平和,生活的平和!我已经46岁,健康状况也已今非昔比,再加上长年累月的巡演,因此生活的平和对我来说至关重要。

记者:16年前您曾来到北京拍摄穿越长城的电视节目《长城幻影》,您是否还对北京留有印象?对于今天的北京您了解多少呢?

大卫:说实话我对今天的北京了解并不多。16年前我初次来北京的时候,北京正发生着巨大的变化,无论是经济还是城市建设方面都在进行着改变,所以我真的想看看北京今天到底变成什么样了。

记者:据说有的中国魔术师从您那里获得了灵感,正着手创作一些大制作的魔术节目,您能就自己的经验向他们提供一些建议吗?

大卫:首先我想向中国的魔术同行表示敬意。就我的经验来说,魔术表演并没有那么多的规章定论。虽然我曾用许多人所共知的标志性事物作为实施魔术的对象,但也并非一成不变。后来创造的像“飞翔”、“雪”或者“时空之旅”这样的节目,则都是深入到了人的梦想世界。所以说,唯一的定论便是无章可循。我的建议是,作为一名魔术师,毫无疑问应该把观众放在首位,首先考虑如何使他们乐在其中,让他们体验魔术的魅力,所以魔术师应该尽可能多地参加演出,增加现场表演的经验和调动观众的能力。

记者:您一直表示自己最引以为豪的事不是消失自由女神像,也不是穿越长城,而是您所倡导的“魔术计划”,那么这项计划有无在中国开展的可能呢?

大卫:当然了。“魔术计划”是一份为患有身体机能和心理缺陷的病人特别提供的魔术礼物,它目前已经在30多个国家的数千家医院和康复中心开展,效果非常显著。如果这个项目能在中国开展的话,将会是一件非常令人振奋的事情。

 

手机光明网

光明网版权所有

光明日报社概况 | 关于光明网 | 报网动态 | 联系我们 | 法律声明 | 光明网邮箱 | 网站地图

光明网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