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美中安全评估委员会向美国会送交的一份调查报告和美国防部关于中国军事力量动向的报告前不久见诸美国报端,到最近美国《旗帜周刊》发表美国新世纪计划执行主任施米特的文章——“我们模棱两可的对华政策”和《纽约时报》刊登该报记者从雅加达发回的报道——“中国正在成为美国亚洲贸易的竞争对手”,一时间,“中国威胁论”又甚嚣尘上。
“中国威胁论”的论调之一,是中国正在加强军事力量,打破了该地区的平衡,破坏了美国对该地区的安全保证,中国在军事上构成了“对美国安全利益越来越大的威胁”。针对中国军事威胁论,曾在里根政府担任助理国防部长的劳伦斯·科布在最近一期的《洞察》周刊上撰文指出,中国现在和将来难以对美国发起挑战,哪怕在自己的家门口也如此。看看中国公布的200亿美元的防御预算,这和美国大约4000亿美元的防御预算存在着巨大的差距。这还没有把两国军方在技术上存在的巨大的、而且还在不断加大的差距计算在内,也没有把多国联盟的支持给美国带来的力量计算在内。他由此得出结论:中国不会也不大可能成为一个重大的军事威胁。
“中国威胁论”的论调之二,是中国用中美贸易获得的资金来实现本国军队的现代化,扩大在亚洲地区的影响,所以加强中美贸易和金融关系给美国安全带来威胁。如果按照一个国家实现军队现代化就意味着对另一个国家构成威胁的逻辑,所有实现军队现代化的国家都构成对别国的威胁。提出“中国威胁论”的人是否把自己国家实现军队现代化当成对别国的威胁呢?众所周知,中国奉行防御性的国防政策,从不参与军备竞赛,从不威胁、侵略他国,在国外也不驻一兵一卒,从拥有核武器的第一天起就单方面承诺不首先使用核武器。
“中国威胁论”的论调之三,是加强中美贸易和金融关系给美国就业及科技竞争力带来威胁。称这种威胁一是来自美国大公司涌入中国,使美国国内的产业空心化;二是来自中国对美出口造成美国贸易失衡,逆差增至870亿美元。按照这种思维,是不是可以把美国大公司涌入中国理解为对中国民族工业的威胁呢?所谓美国产业的空心化,实际上是美国产业结构调整的结果。这种调整曾使美国有持续10年的经济增长,在这10年中,美国把需要调整的产业转移到中国,从而得以发展高附加值的产业。这难道不对美国有利吗?中国对美国的出口也与美国的产业结构有关,出口的产品都是美国已不生产或生产很少的产品,价廉物美的“中国造”符合美国产业调整的需要和消费者的利益。
“中国威胁论”不是什么新货色,老调重谈是别有用心的。“中国军事力量年度报告”大谈特谈中国购买的武器装备和台湾海峡的安全局势,认为中国的军事集结是对台湾的威胁。“中国威胁论”吹鼓手的用心之一在于为美国增加对台军售寻找借口。美中安全评估委员会的报告呼吁,要加大对诸如钢铁行业这类面临中国激烈竞争的行业的保护力度。看来,“中国威胁论”的吹鼓手是在打对华实行贸易保护主义的算盘。
每当中美关系取得进展时,美国国内一小撮人就会跳出来兴风作浪,故伎重演。其根源是阴暗的冷战思维和霸权心态,其目的是遏制中国发展,挑动中美对抗,破坏中美关系。但他们在美国和国际上没有多少市场,越来越多的有识之士认识到,对美国、对世界和平构成威胁的不是中国,而恰恰是那些捏造“中国威胁论”的人。中国人民崇尚和平,坚持走和平发展的道路是中国的基本国策,这一点绝不会动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