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glish

湖北 由高教大省迈向高教强省

2002-08-02 来源:光明日报 本报记者 夏斐 特约记者 涂桂辛 通讯员 何泽云 我有话说

湖北素有兴学传统。19世纪末,湖广总督张之洞创办自强学堂,近代高等教育在武汉萌芽。一百多年后,自强学堂发展成为国内外知名的武汉大学。

如今,高等学府满楚天。教育部2001年的统计表明:全省共有61所普通全日制本专科学校,其中中央部委属8所,居全国第三;当年招生15.8万人,在校生45.3万人,居全国第二;国家重点学科53个,居全国第四。

这个数字很快被更新:2002年全省共有75所普通全日制本专科学校,今年计划招生17万。

调整合并形成“强龙”

湖北高教“大”是显而易见的,何以作强?

2000年,全国高校迎来了管理体制改革和布局调整的高潮。面对机遇,湖北一口气调整合并组建了6所综合性大学,提升组建了孝感学院等6所普通本科院校和2所高等专科学校,新设立了26所高等职业学校。

合并出优势。2000年6月29日,一所由原武汉水利电力大学宜昌校区和原湖北三峡学院合并组建的综合性大学——三峡大学,在西陵峡畔诞生了。两年之后,校长刘德富告诉记者,合并后的三峡大学,在教学、科研、管理、产业、后勤等方面都跃上了一个新的台阶。

目前,湖北省已形成了中央和省两级管理,部省共建,省市共建,中央、省、市(州)三级办学的新体制;高校条块分割的格局基本打破,管理体制,布局结构,学科门类都趋于合理。

一批超级大学诞生了。武汉大学、华中科技大学、武汉理工大学、华中农业大学、华中师范大学、中南财经政法大学、中国地质大学、中南民族大学等8所部委属重点大学共有53个国家重点学科,在校本科生达16万人,综合实力居全国前列。2001年2月13日上午,教育部与湖北省人民政府签订协议,共同把武汉大学、华中科技大学建成国内外知名的高水平大学。

国家教育部直属重点大学成了“强龙”,省属高校如何变强?省教育厅出台了一个“二定一发展”计划。即“确定办学规模,制定校园建设规划,确立学校发展目标”。现已下达了22所省属本科院校发展目标和办学规模;启动了高等学校校园规划的制定、论证、评审工作,已通过了3所高校校园规划的评审。襄樊学院、黄冈师院、荆州师院、孝感学院等省属本科院校以崭新的校园成为当地的标志性建筑。

人才培养质量是金

在数量扩张的同时,湖北省教育厅十分重视教学质量的提高。一系列新制度开始建立:如建立高校教学巡察制度,几十名作风严谨、经验丰富的教学巡视员定期到高校教学第一线检查教学情况。教育厅还将拿出100万元,重点支持湖北大学的文科人才培养模式改革试验班,打通文、史、哲,实行本硕连读。

省教育厅还要求55岁以下的教授、副教授每学期至少为本科学生讲授一门课。不主讲本科课程,或达不到本科教学基本工作量和质量要求的教师,不能聘任教授或副教授。同时积极鼓励院士和知名教授为本科生讲授基础课或开设讲座。

其实,名师上讲台武汉大学早已走在前头。该校90%的教授为本科生上课,有40%的基础课由教授讲课。目前,全省31所普通本科学校,有9072名教授和副教授为本科学生授课,授课率达78.2%。

去年3月31日,武汉大学古色古香的行政楼第一会议室里,本来激烈竞争多年的七所重点高校,竟然像兄弟般牵手共进:武汉大学、华中科技大学、华中师范大学、武汉理工大学、中国地质大学、华中农业大学、中南财经政法大学的7位校长,在为期7年的联合办学协议书上签字。

7所重点大学实现了课程互选、学分互认、教师互聘、资源共享,学生可跨校选课、攻读辅修专业、第二专业、双学位。这张震动国内高教界的协议,已将武汉地区的教育部直属重点大学改造成了大课堂。首倡此举的华中科大党委书记朱玉泉说:“省教育厅对这件事起到了直接推动作用。”

强化科研多出成果

湖北高校现有科技人员5.2万人,研究与开发人员1.3万人,位居全国第二位。两院院士35人,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的专家1700多人。

武汉的科研力量之“强”不仅表现在量上,还表现在科研成果上。武汉大学的抗乙肝转移因子注射液、武汉理工大学的光纤传感技术与系列光纤传感器、华中农业大学双低杂交油菜新品种等,科技含量高,市场前景很好。

华中科技大学的“光学工程”2000年被增列为博士授权学科,该学科的领导及其主要学术带头人多次向湖北省和武汉市建议:抢抓机遇,建设“武汉·中国光谷”,最终促成“光谷”落户武汉。

中国地质大学(武汉)张国榉教授发明“复合片齿钎具”、“钻孔法优质钎钢”等专利技术,在全国钎具行业300余家企业得到应用后,累计实现销售收入60多亿元,使一大批企业走出困境,推动了我国钎具产品不断升级换代。

武汉体育学院的“体育教育训练学”学科,是国家体育总局和湖北省的重点学科,在2000年悉尼奥运会上,该校在籍学生取得了两金、四银的优异成绩,2001年全国九运会上,该校学生取得了24块金牌,被誉为“武汉体育学院现象”。

不久前,湖北省委书记俞正声对本报记者说:湖北是一个科教大省,实力很强;但湖北还不是一个经济强省。必须在政府、高校和企业之间搭起一座桥梁。

也许,由高教大省向高教强省迈进的过程,正是湖北经济新腾飞的开始!

 

手机光明网

光明网版权所有

光明日报社概况 | 关于光明网 | 报网动态 | 联系我们 | 法律声明 | 光明网邮箱 | 网站地图

光明网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