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glish

人才建设是学科发展的核心

大学书记访谈
2002-08-07 来源:光明日报 本报记者 张天来 本报通讯员 孙懋德 我有话说


林安西,教授,1942年生于四川成都。1963年毕业于大连工学院数理力学系应用数学专业,毕业后留校任教。1984年任大连工学院副院长,1991年任大连理工大学校长(1988年3月大连工学院更名为大连理工大学),1995年起任大连理工大学党委书记、校务委员会主任。近年来主要从事高校党建研究与实践、高等教育研究与实践工作,发表学术论文数十篇。

与共和国同龄的大连理工大学,诞生在1949年4月。53年来,她已经发展成为拥有一批著名专家学者的以理工为主,兼有管理和人文学科的多科性大学。这所大学依山傍海,绿树成荫,处处洋溢着蓬勃发展和奋发向上的朝气。在“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指引下,正在建设高水平的研究型大学。

问:听说,在人才建设上大连理工大学有着良好的传统,请介绍一下。

答:早在1948年筹建时,学校就派人去香港,通过地下党组织到国统区的上海、南京、北平等地礼聘人才。新中国成立前后,先后请来了光学家王大珩、物理化学家张大煜、电子学家毕德显、航天专家王希季等著名专家学者来校任教。1951年,老院长、教育家屈伯川博士又“三顾茅庐”,请来了著名力学家钱令希教授。在办学中,学校党政领导充分发挥他们和广大教师的聪明才智,团结奋斗,艰苦创业,使学校在建校11年之后就成为全国的重点大学。六七十年代,中科院资深院士、我校第二任校长钱令希教授识才、爱才,先后把很有才学,但在“左”的路线中很受压抑的青年学者钟万勰和在“文革”中历经挫折的本校研究生程耿东先后调来学校,悉心指导。后来,他们两位先后当选为中科院院士,程耿东并于1995年出任我校校长。53年来,大连理工大学虽然几经风雨,多有挫折,但尊重知识、尊重人才的好传统始终得到继承和发扬。

问:在学校发展过程中,人才建设确实占据着重要的位置。在这方面,你们有何体会?

答:我们感到,学科建设是高等学校的根本建设,也是大学间竞争的制高点,而人才建设又是学科发展的核心所在,人才资源是第一资源。所以,学校一直着重抓这个重要问题,程耿东校长和我同时担任学校人才工作领导小组的组长。我校精细化工学科是由已故染料化学专家侯毓汾教授于50年代初创建起来的。早在五六十年代就在活性染料等领域取得了国内领先水平的成果,并为独立自主地发展我国染料工业作出了重要贡献。与此同时还带出了一支年富力强的中青年教师队伍,去年当选为工程院院士的杨锦宗教授是他们中的优秀代表。随着精细化工国家重点实验室的建设和教学、科研工作的发展,又培养出了一批年轻的博士生导师。为使这个国家重点学科有更强的力量,学校于近年从国内外聘请了钱旭红和孙立成两位“长江学者奖励计划”特聘教授,使这个学科的高新技术研究更添活力。

问:在聘请院士和教授等年长专家的同时,对青年人才的引进和培养,放在何等位置?

答:当然更着重青年,他们是学校的未来。钱令希、钟万勰、程耿东三位院士来校时的年龄,分别是35岁、28岁、31岁。以他们为首,培养出一批批的人才,在理工大学形成了一个国内外颇有影响的工程力学、计算力学的教学和研究中心。又如,为了建设等离子体物理新学科,我们从八十年代中期起相继从全国各地引进一批中青年人才,并给他们创造实验室等良好条件。他们和物理系原有教师合作,辛勤攀登,成绩显著。今年初,这一学科被批准为国家重点学科。目前,我校45岁以下的青年教师占教师总数的67%,45岁以下的博士生导师有78位。为鼓励青年教师成长,我们实行了向青年拔尖人才倾斜的政策。一批中青年在院士指导下努力工作,3年来,共承担国家自然科学基金、863、973等项目10多项,形成新的研究方向。

 

手机光明网

光明网版权所有

光明日报社概况 | 关于光明网 | 报网动态 | 联系我们 | 法律声明 | 光明网邮箱 | 网站地图

光明网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