炳银同志:
您好!收到您主持的新刊《报告文学》,谢谢!翻阅一过,有耳目一新之感。尽管高温之际,汗流不止,还是要提起笔来,向主编致意。说实话,这些年来,看多了那些假、大、空,“注水肉”式的变相广告式的,或是有偿新闻式的伪“报告文学”,常常为之气沮,以至一看到杂志满目注有“报告文学”字样的,心理上先就打折扣。报告文学学会这回做了一件大好事,给一批货真价实的优秀作品评了奖,树立些榜样,也让读者和报告文学爱好者有了辨别真伪高低的标准。这一期的刊物,同样能起这样的作用。《黄河万里独行客》、《太阳的女儿》、《检视暴戾》、《拍卖宋徽宗》都是极有分量的力作,能使人看了放不下、坐不住、忘不了的。
我一直以为报告文学的生命在于“魂”、“真”、“文”3个字。尤其是“魂”,社会之魂,民族之魂,文化之魂,是报告文学的灵魂和精髓。上述几篇作品,能让人感到魂的悸动,魂的力量。
编辑工作的认真、细致,我作为一个老编辑,非常佩服。举个小的例子,编委名单中萧立军、萧关鸿两位的姓氏,均按国务院公布的简化字表,没有跟从现在已流行俗成的改为“肖”字。“萧”字已由“”字简化了,不能乱改为“肖”。可叹的是不少党政官方文件名单中,也改“萧”为“肖”。甚至有些老干部,老将军也自动跟着改(我就见到萧华同志为人题词,署名就写作“肖华”,看了啼笑皆非)。我不止一次跟萧复兴同志提过,请他在《人民文学》编委名单纠正,无效,据说有的身分证上就写作“肖”,说明户籍警文化素质差和本人也不注意。所以一看到你们的名单上坚持用“萧”字,竟然有久违了的欣喜。
顺便说一事:《蠹虫末路》文中,提到“某大报辽宁记者站记者冯奎……”(第67页)你们当然已知道此报即人民日报。我以为此处不应用“某”,应该写明“人民日报”,不必忌讳。报社已严肃处理,开除党籍。在社内发出警示。写明了,倒显示了严肃性。不知你们以为如何?
拉杂写来,耽误您时间。不过既蒙忝列“顾问”之名,不能大顾大问,就小顾小问吧。顺祝
暑安!
袁鹰上
2002.7.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