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久前一批关注草原生态的专家学者和“绿色北京”的志愿者们来到内蒙古五大草原之首的锡林郭勒草原,进行历时半月的实地考察。
19.7万平方公里的锡林郭勒草原的退化沙化草场占可利用草场的面积由48.6%扩展为64%,浑善达克沙地流动沙丘的面积已由1960年的172平方公里增至2970平方公里,这里已成为华北及京津地区沙尘暴的主要发源地。干旱、鼠害和随意开垦及草原人、畜数量的不节制增长加剧了草原生态恶化的趋势。
如何看待草原的功能?内蒙古农业大学教授易津(图5右)介绍了中美之间的差异。中国一直认为草原的主要功能即畜牧业基地,政府曾长期鼓励牧民多多养畜,而美国认为草原6项功能中的前5项均是其生态的不同功能,而畜牧业的功能被列在最后一项。不同的观念导致了截然不同的结果。
阿巴嘎旗去年投资250万元在2.4万亩沙化地上设了围栏,采取飞播、禁牧等措施,仅一年草已一两尺高了,与围栏外的草地形成鲜明对比。中国治沙暨沙业学会理事、著名科普作家、研究员景爱(图①左二)高兴地说,人类是土地沙漠化的制造者,也是改造者。
东乌旗满都宝力格苏木保存着生态状况最好的一片草原,考察队却在草原深处看到了大面积的油菜花,绵延数公里。北方交大化学与环境工程研究所高工、博士尹承龙(图③右)向志愿者讲解种油菜不仅损伤地力,还将导致草地沙化的恶重后果。
曾是草原知青的志愿者陈继群发现蒙古族牧民看不到蒙文法律文本,便与北京语言大学教授谢小庆、华夏时报的成晓露等人共同出资万元出版了蒙文版的“农牧民应用法律丛书”一、二集,收入了“草原法”、“环保法”、“土地管理法”等10部法律条文,已有2000多本送到了草原牧民手中。东乌旗的180名人大代表也人手一册,旗政协副主席东日布(图②右)接过陈继群(左)送来的书,高兴地说:“这是好东西!”
草原的生态治理势在必行,草原的生态保护任重而道远,这是专家和志愿者们共同的心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