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社伦敦8月17日电用体细胞克隆动物已经不是什么新鲜事,但其过程非常复杂,需要昂贵的设备,成功率也很低。丹麦和澳大利亚科学家合作研究出一种新技术,有望弥补现存技术的不足。
据17日出版的英国《新科学家》杂志报道,这种技术有可能实现家畜优良品种的大量复制,从而加快克隆农业的发展,还可用于拯救濒危动物。有关研究结果将于近日正式发表。
在以往的克隆试验中,专业人员操作昂贵的显微操纵器,在显微镜下将一根微细的针刺入卵子,取出细胞核,再用另一根微针把需要克隆的动物的体细胞核移植进去,整个过程复杂困难,耗时很长。
丹麦和澳大利亚科学家发明的新技术,是在显微镜下用极薄的刀片将卵子切成两半,切得要恰到好处,使一半带有完整的细胞核,另一半只有细胞质。然后将两份只有细胞质的一半细胞融合在一起,就构成了一个相当于完整去核卵细胞的结构,再与需要克隆的动物的体细胞核结合,用电流刺激的方法使它分裂发育,产生胚胎。
据称,用这种方法产生的牛胚胎,有一半成功发育到胚泡的阶段,可以用来移植了,成功率并不比现行的克隆技术低。科学家将7个胚泡移植到母牛的子宫里,有6个成孕,其中3个胚胎150天后仍在发育。而最近有报告说,移植后的牛胚胎通常只有25%在受孕30天以后仍然发育。
已经有一头用这种方法克隆的小牛在澳大利亚诞生,并且看上去很健康,另一头也将于近期诞生。研究人员认为,用此法克隆出来的小牛可能会比用以往技术克隆的更加健康,不过这一点还需要证实。
这项技术最大的好处是,所需设备较为便宜,对操作人员的技术要求也降低了,这有利于节约科研开支,也易于实行自动化操作。
南非科学家在试验中已经成功地用这种方法将牛的卵子与南非白纹大羚羊、黑斑羚等濒危动物的体细胞核结合,培育出了健康的胚胎。他们还把5个牛胚胎移植到3头牛体内,如果能生出健康的小牛,将考虑进行下一步试验,尝试用普通动物给它们濒临灭绝的亲缘动物提供卵子并充当代孕母亲,克隆濒危动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