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glish

一份顽固坚持“台独”立场的辩解书

2002-08-20 来源:光明日报 许世铨 我有话说

8月7日,台湾当局的“大陆委员会”发表“说帖”,为陈水扁8月3日抛出的海峡两岸“一边一国”的谬论,以及鼓吹要用“公民投票”方式决定“台湾前途、命运和现状”进行辩解,并企图将破坏两岸关系的责任推卸给大陆。对这种狡辩,有必要澄清事实,辨伪存真,消除“一边一国论”的恶劣影响,以正视听。

陈水扁两岸政策的“一贯性”,集中表现为他顽固坚持“台独”立场。对照陈水扁两年来的言辞可以发现,他一会说,“两岸在既有的基础上,本诸九二年的精神,共同建立两岸的良性互动”;一会又说,如果接受“九二共识”、“台湾就要亡国了”。他一方面奢谈两岸“政治统合”,另一方面又把“扬弃一个中国主张”的“台湾前途决议文”作为民进党处理两岸关系的“最高指导原则”。在两岸经贸政策上,他一方面声称“三通”是台湾必走的路,另一方面又不断为“三通”设置政治障碍。现在陈水扁终于以他的“一边一国论”,彻底戳穿了他上台时的“四不一没有”不过是欺骗舆论的权宜之计,也宣布了“百变阿扁”政治信誉的彻底破产。

陈水扁的“台独”理念一直没有变。他的“多变”是为了实现“台独”这个不变的目标。认清了陈水扁的“多变”与“不变”,也就可以看清这份辩辞中罗列的“善意”的虚伪了。

所谓开放“小三通”,其意图之一在于以“小三通”减缓岛内各界的压力,拖延两岸直接“三通”的进程。台湾的“境外航运中心”也并非着眼于“三通”,而是要争取大陆的转口货源,增加高雄港的吞吐量。台湾当局标榜的以“积极开放、有效管理”取代“戒急用忍”政策,只是在“有效管理”上下足了功夫,并不见有什么“积极开放”。据台湾《商业周刊》今年4月对岛内363家上市、上柜公司的调查,67.8%的企业认为“积极开放、有效管理”只是新版的“戒急用忍”政策。

威胁“台湾安全”的不是大陆的武力,而是“台独”势力的分裂活动。为了中华民族早日实现伟大复兴,世界上没有人比中国人民更珍惜和平与发展的机遇,更希望用和平的方式解决台湾问题。祖国大陆的对台基本方针是“和平统一、一国两制”。但是,陈水扁抛出“一边一国论”,再次提醒我们,在争取和平统一的前景时,不能放弃使用武力,只有做好制止分裂的充分准备,才能最大限度地争取和平,实现和平统一。

谁要“改变现状”?谁在“改变现状”?两岸关系的最大现状是什么?就是一个中国。世界上只有一个中国,大陆与台湾同属于一个中国,中国的主权与领土完整不容分割,这是两岸关系的特征和基础。民进党上台后拒不接受一个中国原则,否认“九二共识”,利用执政地位和资源,冻结“国统会”与“国统纲领”;全面清除岛内统一、反“台独”的标语口号;对所谓“护照”加注“台湾”字样;强令以中国命名的学术与民间团体“更名”;摒弃汉语拼音;策动与支持岛内外激进“台独”分子进行所谓“台湾正名”活动。

上述事实充分说明,利用手中权力“改变台湾现状”的正是李登辉、陈水扁等台湾的分裂势力。他们不但破坏了两岸关系稳定的基础,破坏了台湾借以发展的稳定环境,也破坏了亚太地区的和平与稳定。

“一国两制”是维护台湾同胞利益和现状的最好方式。“一国两制”方针的出发点和立足点,是充分考虑台湾与大陆现行政治制度和生活方式的差异,以及台湾同胞要求当家作主的愿望,主张通过协商、谈判,和平地达到统一的目标。在这一过程中,台湾享有和大陆一样的平等地位。邓小平同志曾经把“一国两制”形象地比喻成“你不吃掉我,我也不吃掉你”,根本不存在“吞并台湾”的问题。

称“一国两制”是要将台湾“香港化”、“地方化”、“矮化”,是一种别有用心的歪曲。钱其琛副总理多次代表中国政府强调,在“一国两制”的框架内,在解决台湾问题的过程中,将实施比香港、澳门更加宽松的政策。两岸统一后,不仅台湾同胞现有的各种权益将得到切实尊重和维护,而且他们希望获得的其他权益也将得到充分的体现,真正实现当家作主的夙愿。只有中国的统一和强大,才能保证台湾被割让、奴役的历史不再重演。

台湾的分裂势力常常打着“本土化”的招牌推行“台独”主张。实际上,按照“一国两制”实现祖国统一之后,台湾同胞自己管理自己的事务,大陆不派行政人员和军队到台湾,不收台湾一分钱的捐税,台湾同胞享有司法终审权,这才是在实际意义上可行的“本土化”。

国家统一了,中国广袤的国土、丰富的资源、巨大的市场,属于包括台湾同胞在内的全体中国人民,台湾怎么会因此被“矮化”、“地方化”呢!恰恰相反,那些企图将台湾从祖国分裂出去,使台湾成为仰赖国际反华势力鼻息生存的附庸“国”的“台独”分子,才是要“矮化”、“边缘化”台湾!

台湾在历史上从来就不是一个国家,两岸绝非“一边一国”。台湾自古即属于中国,从来就不是一个国家。1949年10月中华人民共和国诞生后,中国在国际社会的合法代表由“中华民国政府”变为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这是国际法上典型的因革命所引起的政府更迭,是在同一国际法主体没有发生变化的情况下新政权取代旧政权,中国的主权和固有领土疆域并未由此而改变。中华人民共和国理所当然地完全享有和行使中国的主权,其中包括对台湾的主权,并不存在“中华民国与中华人民共和国互不隶属”的所谓“事实”。

陈水扁认为外界简化其谈话为“一边一国论”是“误解”,“完整的意思”应该是“主权对等论”。这种辩解在法律上也是站不住脚的。国家主权和领土的完整是不可分割的,任何国家在国际法上只能拥有一个主权,一个国家也只能有一个政府代表国家行使主权。两岸暂时的分离状态绝不意味着台湾可以自立为一个“主权国家”。

鼓动“公投立法”意在搞“法律台独”。台“陆委会”在辩辞中称,公民投票“最符合基本人权与民主”,这就是企图在人权、民主、自决的烟幕下,通过“公民投票”的形式来达到在法律上“台独”的目的。如上所述,台湾作为中国领土一部分的法律地位,无论在国内法还是在国际法上,都是确凿无疑的。台湾1945年回归中国后即不存在战后一些殖民地、托管地通过公民投票进行民族自决的问题。李登辉1988年会见美国众议员索拉兹时也曾说过:“有关反对人士所提‘自决’主张,‘自决’是殖民地人民的主张”,台湾“自无此问题存在的可能”,“本人是台湾人,也是中国人”。李登辉现在鼓动“公投立法”,是在打自己的耳光。

正是因为在台湾搞“公投自决”名不正、言不顺,所以岛内分裂势力在鼓噪“公投”的时候,总是不忘披着“民主、人权”的外衣,摆出“自卫、自保”的哀兵姿态。必须指出,包括台湾在内的中国的主权,属于包括台湾人民在内的全中国人民,台湾的前途命运只能由全体中国人民共同决定。企图以2300万人中的一部分行使13亿人的权利,本身就是反民主的,也是与“国民主权”原理背道而驰的。

国际社会普遍奉行一个中国政策,没有“台独”的空间。祖国大陆对于台湾人民同世界各国和地区之间进行的经济、文化以及人员的交流与往来,只要不违背一个中国的原则,从来不持异议。目前,台湾每年进出口贸易额超过2000亿美元,每年到世界各地旅游、经商、求学和进行学术、文化、体育等交流活动的台湾同胞超过百万人次,台湾加入的非政府间国际组织已逾800多个。但是,祖国大陆对于台湾当局以扩展“活动空间”为名,在国际上制造“两个中国”、“一中一台”、图谋分裂国家的活动绝不能坐视不理。

“民主、自由、人权、和平”绝不是“台独”的挡箭牌。正是本着民主、人权、自由、和平的精神,祖国大陆才提出“和平统一、一国两制”的政策,使两岸都能保持各自选择的社会制度及生活方式。祖国大陆乐见台湾社会朝着健康的民主方向发展,希望2300万台湾同胞能充分享有他们所认知的民主、人权与自由。两岸之间并不存在制度之争,只有分裂与反分裂之争。台湾当局领导人如果认为拿民主、自由、人权作挡箭牌即可达到“台独”的目的,那就打错了算盘。

我们奉劝台湾民进党当局,不要为一党一人之私利,而用广大台湾同胞的根本利益作赌注,不要把台湾同胞推到“台独”的绝路上去。

(新华社北京8月19日电)

 

手机光明网

光明网版权所有

光明日报社概况 | 关于光明网 | 报网动态 | 联系我们 | 法律声明 | 光明网邮箱 | 网站地图

光明网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