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glish

吴贻芳:金陵桃李晚来香

2002-08-23 来源:光明日报 张培元 徐翎 我有话说

金陵女子大学是我国第一所女子大学,亦是南京师范大学的前身。提到金女大,人们的脑海里便会不约而同地出现一个美丽的名字:吴贻芳。

吴贻芳,一位不平凡的女性,我国近代著名教育家。她从1928年8月开始,执掌金陵女大校政达23年,为了学校的生存和发展,为了培育精英,她呕心沥血,殚精竭虑,贡献出了自己美好的一切。

在教育过程中,吴贻芳很注重培养学生的优良品德和献身精神。她把“厚生”作为金陵女大的校训,经常给同学这样讲解:“人生的目的,不光是为了自己活着,而是要用自己的智慧和能力来帮助他人和造福社会。这样,不但有益于别人,自己的生命也因之而更丰富。”

在执政金女大之前,吴贻芳一直从事教师工作,她十分热爱教师这一太阳底下最光辉的职业。当后来长期执掌金陵女大校政时,她心中依然眷恋师范,依然记着培养教师的重任。在吴贻芳所著的《金女大四十年》中有着这样的记载:金女大的文、理科虽然所学专业课不同,但“教育学是全校学生的必修课,体现了学校的师范学院性质。可是教育系却只用辅修系,不作主修系,因为学校认为,学生毕业后如果担任教学工作,应当懂得教育学,具备正确的教学方法;但更重要的是能够掌握所教的知识。校内附设有一所实验中学,作为学生毕业前的教学实习场所。这一设施使学校更具备师范学院的条件。”吴贻芳的教育思想和教育实践,在当时是富于开创性的,而且为后来的师范学院的办学积累了宝贵的经验。正因为金陵女大在教学中重视师范性,所以历届毕业生中,“从事教育工作者占百分之三十四点四”,其中“有高等院校的院长、系主任、副主任、教授、副教授、讲师;中等学校校长、教导主任、教研室主任、教师;幼儿园、托儿所主任、教养员。”(《金女大四十年》)在这些教育岗位上,她们默默奉献,有的人获得特级教师称号,有的人被评为“三八”红旗手、先进工作者、社会主义建设积极分子。

金女大培养的毕业生有1000余名,散布在海内外各地。虽然总数并不算多,但在解放前我国高等教育事业不发达,特别是在女学生就学难的情况下,这些毕业生在我国妇女界知识分子中已占有一定比重,引人注目,她们中的相当一部分,在我国的教育界、科技界、医学界等领域贡献出自己的聪明才智,不少人作出了杰出成就。还有一些旅居海外的校友,热切注视着祖国的建设事业,有的多次回国讲学,用知识为祖国的四化大厦递砖添瓦。直至今天,吴贻芳的学生虽然不少已届耄耋之年,有些远在异国他乡,但吴贻芳校长的谆谆教诲,依然深深烙印在她们的心田,继续鼓舞着她们为祖国和社会进步尽责尽力。她们称自己是“金陵女儿”,把金陵女大培养出来的这种精神,称之为“金陵精神”。应该说,这是吴贻芳校长用心血浇灌的花朵,是现代教育宝库中熠熠发光的珍品。

1952年秋,新中国进行高等院校院系调整,在金陵女大原址建立了南京师范学院,吴贻芳任该院副院长,后任名誉院长。不久,她出任江苏省教育厅厅长,尔后又当选为江苏省副省长。虽然她的社会活动日渐频繁,但她始终倾心于她所钟爱的教育事业。

70年代以来,鉴于当时江苏省还没有一所师范大学,年过八旬的吴贻芳写信向省长建议,将南京师范学院改为师范大学。1984年1月,省政府批复同意吴贻芳的建议,并聘请吴贻芳继任南京师范大学名誉校长。在南京师范大学成立大会上,吴贻芳因病未能赴会,请她的学生在会上宣读了她的祝辞,祝辞满怀激情地写道:“作为一名老教育工作者,看到自己长期工作过的学校在几十年不断发展的基础上,又有了更加远大的前景,自己多年来的一桩心愿得以实现,思昔抚今,瞻望未来,我的心情和全校师生员工一样,感到无比的高兴。”1979年,吴贻芳曾经攻读并获得博士学位的美国密执安大学授予她“智慧女神奖”,盛赞她是一位“杰出的教育家和进步女政治家”。

“金陵桃李晚来香。”这是吴贻芳最著名的一句话。她的事业,薪火相继,越燃越旺。在她逝世前,曾满怀期待地给省长写信,建议创办一所女子职业学院,设置一些适合女子服务社会需要的专业,为四化建设培养更多的妇女人才。在党和政府的关怀下,她的遗愿已经实现。经江苏省人民政府批准,在南京师范大学内新设了金陵女子学院,从1987年8月开始招生,目前已开设实用英语、旅游管理、营养与食品等多个专业,受到社会和考生的青睐。消息传到原金女大校友之中,更激起一片浪波。旅美“金女大校长吴贻芳纪念基金会”立即捐款1万美元,用以修缮金女院办公场所——贻芳园;海外校友胡秀英博士委托亚洲基督教高等教育联合会捐款1万美元,供金女院购置图书;国内校友也群策群力,捐款4.5万元人民币,为金女院的发达兴旺添加一捧柴薪。这所公办民助的女子职业学院,是新时期教育改革绽放的又一朵鲜花。步入鲜花怒放的百花园中,人们自然会想起一位辛勤的播种人和育花巨匠——吴贻芳!

 

手机光明网

光明网版权所有

光明日报社概况 | 关于光明网 | 报网动态 | 联系我们 | 法律声明 | 光明网邮箱 | 网站地图

光明网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