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者按 国际数学家大会首次在北京举行,引起社会的广泛关注。连日来,如何加快数学人才的培养;数学学科的发展方向是什么;如何增强公众的科学素养等等,成为与会者议论的热点话题。本报记者综合各方人士对这些问题的看法和建议,希望和读者共同探讨。
国际数学家大会的召开,让人们更多地把目光聚焦到了数学。会里会外,数学家们都在为“如何把我国建成数学大国”的问题而认真求解。在这一过程中,人们也自然更多地关注到我国目前的数学人才队伍。
学术界普遍认为,近百年来,我国数学队伍有过三次冲刺,形成了三个数学发展高潮。第一次是在上世纪三四十年代,以华罗庚、陈省身、熊庆来等为代表,他们追随西方现代数学的脚步,在某些领域取得了具有国际先进水平的成果。这个时期,华罗庚完成了《堆垒素数论》,陈省身证明了高斯的“高斯-邦内公式”,开创了大范围微分几何的先河。第二个高潮是在新中国建立以后,中国现代数学的发展进入了新阶段,不但规模成倍扩大,而且门类也逐渐齐全,一批日后在六七十年代取得重大成果的数学家,如王元、陈景润、潘承洞等,都在这个时候走进了数学研究队伍。第三个高潮形成于改革开放后的近20多年,我国数学学科像其他基础学科一样,取得了巨大的成就。一批优秀中青年数学家,开始在国际数学舞台崭露头角,如廖山涛的微分动力系统的稳定性研究;包头中学教师陆家羲的“关于不相交Steiner三元素大集的研究”;姜伯驹等的“不动点类理论”;张恭庆的“临界点理论及其应用”;谷超豪等的“经典规范场理论研究”等,先后赢得了国际声誉。特别是近几年,我国数学界与国际数学界的交流合作日益频繁,一批更年轻的数学人才迅速成长起来,本届数学家大会上,被数学联盟推荐作学术报告的国内数学家就达到11位,超过了过去我国数学家参加这类学术报告活动人数的总和,充分证明了我国数学人才济济,已形成了一个高水平的数学人才平台。叶其孝教授说,在几乎所有数学学科及其分支学科中,在冲击最尖端难关的群体中,都有中国数学家的身影,我国数学的总体水平已列发展中国家之首。在国际数学舞台上,日趋活跃的中国数学家队伍被国际数学界评价为“潜力巨大”。
然而,潜力毕竟不是实力,与美、德、法、日、俄等发达国家相比,我们还有相当大的差距。认真审视一下自己的真正实力,有利于数学学科的健康发展。在会上,记者所接触到的数学家,都表达了这种清醒的认识。
如果用“金字塔”来比喻一支结构较为合理的研究队伍,那么,在数学研究队伍里,领袖级、大师级的数学研究人才就是塔尖,能够冲击学科前沿,充当学科带头人的人才是塔身,而从事数学研究的队伍就是塔基。
专家形容现在“金字塔”是下大、中小、上无。在我国,从事数学研究工作的人,从数量上来说,没有哪个国家能比。因此,当有人问陈省身我们何时能建成数学大国时,他说,我们早已是数学大国了。然而,在庞大的基数之上,我们却面临着学科带头人难寻的尴尬。像大部分基础研究面临诸多问题一样,数学也面临着经费缺乏,人才断层,优秀人才留不住的问题。
数学被称为年轻人的事业,诺贝尔奖级的数学奖“菲尔茨奖”,只奖励40岁以下的数学家,我国唯一获得过此奖的华人数学家丘成桐在他33岁时就完成了获得此奖的成果,本届大会上获得“菲尔茨奖”的两位外国数学家也都只有36岁。但在社会转型期,许多富有才华的优秀青年人才,面临太多诱惑,他们不得不在现实诱惑与从事喜爱的研究工作中进行痛苦的选择。面对清贫而单调的数学研究工作,有勇气和毅力坚持下来的只能是极少数人。
一名参加大会自愿服务的北京大学数学系学生说,他们往届学生毕业后,真正从事数学研究的人很少,除了出国的,大部分都进入了IT行业、金融业。来自北京理工大学的信息也表明,数学系学生毕业后,仍然从事数学研究工作的不到10%,在现在的大学招生中,数学系虽仍门庭若市,但大多数人是冲着“曲线救国”来的,因为数学系学生功底扎实,职业选择余地大。一位计算机公司的老总说,如果他要找一名编程员,他会要学计算机的,而如果他还不仅仅如此,他就会要学数学的。
田刚是我国目前最优秀的青年数学家之一,是上一届国际数学家大会“菲尔茨奖”的候选人,他当时在由计算数学转到基础数学研究时,也产生过动摇,因为这意味着他选择了一条寂寞冷清的研究之路,但数学研究是他的兴趣所在,受内心的强列驱使,最后他是抱着“大不了一辈子当一名大学教师”的想法,而一无返顾地钻进他的研究里去的。
在社会普遍的浮躁心态,短期行为的影响下,我国数学研究后继乏人,继上世纪二三十年代出现熊庆来、华罗庚等优秀数学家,六七十年代出现冯康、陈景润等数学名家后,今天,数学界似乎还没有出现能与他们比肩的人物,这是我国数学人才队伍“金字塔”结构中的严重缺失,也是建设数学大国的重要缺憾。
如何建设一支高水平的数学研究队伍,在会上,许多数学家谈到了要从改革入手,根据国际数学研究的发展趋势,调整我们的队伍结构,提高我国数学研究水平的看法。
专家们认为,当前科研的考核评价体系是制约我国数学乃至整个基础学科发展的一大因素。为什么我们发表论文数量已经排在世界第八,但国际论文数却仅占总数的3.5%?国内自然科学奖的一等奖也是连续几届空缺?为什么出不来高水平的原创性成果?这一问题应该引起我们深思。
一些人坦率地说,文章的质量远比数量重要得多,平庸之作发得再多也还是平庸,而一篇真正有价值的论文就可能带动学科的发展。专家们普遍对目前的“以论文数量论英雄”,将论文数量与报酬、奖励挂钩的考核方式表示异议。
科学家杨振宁曾表示,在我国基础学科中,数学是最有希望取得诺贝尔奖级成果的领域,数学家陈省身也表达了同样的观点。中国数学家的聪明世人公认。然而,今天数学也在面临发展,数学与其他学科的融合正在形成趋势,在这一过程中,数学家们需要进行思想的碰撞,学术的交流,而这一切活动目前都受到经费的制约。
许多专家认为,近几年,我国数学研究人员的经费已有很大提高,但受条件的限制,要大幅度再增加,存在一定困难。较为现实的选择是,保持一支精干的研究队伍,将有限的经费集中使用。实际上,一个国家中能够真正成为大师级的数学人才也不会很多,国家要对那些“对数学钻研很深”的人给予大力支持,为他们冲击国际前沿,跻身数学大师行列创造条件。而其余大部分数学研究人员应转移到应用数学中去,走与经济结合的道路,这在我国数学界还是一个涉入不深,但需要努力去开拓的崭新天地,也是当今数学向应用数学发展的大趋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