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年前的金秋,武警指挥学院挂牌成立,标志着武警部队院校建设迈上了一个新台阶。4年后的今天,学院与国防大学联合培养的首批硕士研究生毕业,标志着武警指挥专业人才培养体系走向完善和成熟。
1998年9月,武警指挥学院在天津落成。一时间,现代化的营院设施和一流的教学设备成了学院官兵的骄傲,大家形象地把指挥学院称为“现代警官的摇篮”、“武警部队的国防大学”。然而,当人们陶醉在一片赞扬声中之时,严酷的事实却令人大吃一惊。
——地方院校强强联手规模办学,解放军院校兼并重组优势互补,武警部队担负中级培训任务的指挥学院却刚刚步入正轨,武警指挥专业高学历教育也才起步;
——人才培养体系不完善,教材建设满足不了培养要求,教学模式和手段缺乏创新,不能适应素质教育;
——教员队伍知识结构不合理,高学历人才极度匮乏,教学质量低水平徘徊,学员意见不少。
一流的学院必须有完善的人才培养体系和一流的学科、一流的教学。作为刚刚由专科学历教育转为本科、硕士研究生教育和中高级干部进修培训的综合性指挥学院,该如何把握机遇,构建新兴学科、建立人才培养体系?学院为此制定了《武警指挥学院建设与发展规划》、《进一步深化教学改革完善人才培养体系建设的意见》等一系列指导学院发展建设和人才培养体系建设的纲领性文件。一时间,一场实现跨越发展的攻坚战在指挥学院打响。
院党委首先在全院官兵和党委机关开展了以解放思想为主要内容的“强素质、树形象、作表率”教育整训。同时,紧紧围绕现代教育思想和军事教育的改革与发展方向,定期聘请军内外知名教育专家来学院讲学;围绕深化教学改革,举办“建院兴教”教育理论和学术理论研讨会;安排学院学有专长的专家、教授举办现代军校教育理论讲座;并利用各种教学工作会和校园广播、黑板报、校园局域网等载体,对现代教育思想进行广泛宣传,组织全院官兵开展教育理论和教育思想观念大讨论,帮助他们认清学院发展面临的严峻形势。
学科建设的好坏直接关系到院校办学水平的高低。为此,学院对各级培养层次的学科建设与发展进行统一规划,重点加强了武警内卫指挥、政治工作学等主干学科建设;报请军事科学院认同,将武警战术学等3个二级学科及外国军事警察学等13个重点学科纳入全军军事科学体系;论证建立了中国社会问题研究、武警维稳地理学等新兴学科框架,使学科体系步入了科学化、规范化的发展轨道。与此同时,学院还把规范专业设置,完善课程体系作为构建人才培养体系的重点来抓,他们根据学院新的教育训练任务,充分发挥教材编审委员会的作用,紧紧围绕“学什么、怎么学”,对与人才素质和能力培养联系不紧密,不相适应的课程、内容进行整理合并,先后对14个专业层次的教学计划和120门课程教学大纲进行重新修订,按照本科、研究生教育、中级培训和师以上领导干部进修四个培训层次的要求,对87种教材统一下达编修任务,确保开设的课程既符合高素质创新人才成长的需要又符合各专业层次需要。
针对教员队伍整体业务素质不高、运用现代化教学手段能力不强的实际,学院先后举办了多期电脑学习班,保证每位在职干部、教员轮训一遍;拿出60万元为每两位教员配发一台电脑,提高大家多媒体教学水平;鼓励骨干教员外出进修、考研读博,并与国防大学、天津师范大学等院校签署“共育人才”协议,择优选拔70余名教员参加研究生课程班学习。为了更好地调动教员的积极性,学院还实施了“名师工程”,加大人才培养经费投入,仅去年一年就为参加天津师范大学研究生课程班学习的教员补贴20万元。他们每年还从科研收益中拿出50万元建立教学科研贡献奖。为进一步完善教师队伍的“专、兼、聘”制度,学院先后从国防大学、南开大学等著名高校和科研单位聘请46名专家、教授常年担任学院的兼职教授、客座教授。在坚持对新调入的年青教员进行岗前培训的同时,进一步推行课程聘任制度,对连续三个学期未被聘任上岗的教员要求其限期提高素质。对上岗的教员授课质量实行领导、专家、学员三家联合评估制度,每年拿出30万元作为课时补助,拉开补贴档次,将教学评估结果与课时补助挂勾,从而有效地激活了争先创优的氛围。目前,学院已经形成了以外聘专家和本院教授为龙头,中青年高学历教员为主体,优秀青年教员为补充的三级教员队伍。
深层次全方位的教学改革,从教材体系、师资队伍建设、教学管理等各方面构筑了一个适合本科学历教学、营团干部进修、师以上领导干部轮训以及研究生教育为主的多层次人才培养体系。
4年来,学院先后完成武警部队各级各类人才培训、轮训数千人;获得军事学、哲学学士学位授予权;与国防大学联合招收作战指挥学、军队政治工作学专业硕士研究生;先后3次获得武警部队31所院校“《纲要》课程教学评比”、“优质大课竞赛”一等奖;《警用非杀伤性武器》获全国多媒体教学软件大赛一等奖;《武警战术》获全军教学成果一等奖,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联合99”《武警分系统》软件,参加全军联合演习和网上参谋业务表演,受到总参领导的好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