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glish

以“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 开拓创新,推进我国数字图书馆事业发展

2002-09-13 来源:光明日报 李敏 我有话说

当前,全国人民正在认真学习江泽民总书记“三个代表”的重要思想。对于我们文化事业来说,贯彻“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就是要牢牢把握中国先进文化的发展趋势和要求,坚持以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为指导,立足于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实践,着眼于世界科学文化发展的前沿,不断发展健康向上、丰富多彩的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文化。我们要密切联系图书馆工作实际,贯彻落实江泽民总书记“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加快我国图书馆现代化建设进程。

一、以“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加快数字图书馆现代化建设

1.更新观念、不断创新,为图书馆事业发展提供不竭动力

江泽民总书记指出:创新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是一个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中国图书馆事业,作为先进文化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必然凝聚着时代的文化精华。发展图书馆事业必须要创新。我们要不断地更新观念,强化服务意识,树立“服务第一”的理念;强化团队合作意识,优势互补,协调发展;强化公关意识,为自身生存和发展营造良好的环境。图书馆事业的创新要把握好以下几个方面:一是要更新观念,这是根本;二是要引进科学管理制度与方法,为创新提供管理基础;三是要通过知识、技术和工作来实现创新,为创新提供物质基础;四是要培养和造就一批适应未来发展的新型专门人才,为创新奠定人才基础,保持发展后劲。

2.科学技术是实现图书馆事业跨越式发展的前提

科学技术是推动社会进步的巨大力量。数字图书馆是未来图书馆的发展方向,是用现代高新技术所支持的创新工程,它采用人工智能、海量存取、多媒体制作与传输、自动标引和电子商务等各种技术,为读者提供方便、高效的服务。“十五”期间,我们要在加快信息网络建设的基础上,尽快开展中国数字图书馆工程建设,推动我国图书馆事业的现代化。数字图书馆工程要按照边建设、边服务的方针,积极开展社会服务工作,只有让广大读者和用户方便地使用起来,才能发挥其社会作用,提高资源共享水平,尽快体现应用价值与社会效益,为中国数字图书馆工程奠定基础。

3.图书馆是国家创新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直接参与科学研究创新工程

国家创新体系主要包括知识创新系统、技术创新系统、知识传播系统和知识应用系统。图书馆与该体系紧密相关,其业务工作直接为实现其基本功能服务。图书馆工作不仅指一般意义上的知识信息收集、加工、存储和应用,而且还为科学研究提供全过程的信息保障和知识服务。科学情报分析研究工作要根据特定的需要,在广泛收集科技信息和资料的基础上,进行知识信息的整合、集成等深层次加工,从而获得用户解决所面临问题的最佳方案,这种情报分析研究工作既贯穿于科学研究的各个环节和全过程,又是一种独立的科学劳动。它是科学技术深入发展的产物,伴随着科学研究的进步而形成的科学劳动,而科学研究又是知识创新的核心,因此图书馆工作在知识创新系统中有着不可替代的作用。

二、努力拓展服务职能,为社会发展提供信息保障

1.数字图书馆的集成信息服务

传统图书馆向数字图书馆转变的一个明显特征就是工作重心从收藏向获取转移,从文献描述向文献传递转移,从提供文献线索和原文向提供分析加工后的增值信息产品转移。网络环境下,随着人们对信息的及时性和可接受性要求的提高,用户不再满足于检索出来的文献线索和一大堆原始文献,而是希望提供经过分析加工后的综合性的、甚至包含知识内容的增值信息产品。这种服务超出了传统图书馆的馆藏条件和技术能力,要求在检索文献线索、获取原始文献后进行深度分析、综合加工,这便是集成信息服务的目的所在。

数字图书馆的集成信息服务有3个层次的含义:一是信息资源的集成。数字图书馆的馆藏既包括本地馆藏,又包括虚拟馆藏,应把两者紧密结合成一个有机的整体。二是信息内容的集成。数字图书馆在检索文献数据库而获得原始文献的基础上对信息内容进行加工、综合,为读者提供增值信息产品。三是信息技术的集成。数字图书馆应提供一整套工具,实现检索、采集、分析、加工和提供的无缝连接,实现各种服务方式之间的有机结合。

2.加强图书馆队伍建设,适应现代化图书馆转型

实现图书馆现代化,人才培养、队伍建设是关键。要培养、造就一支高素质的图书馆专业人员队伍,必须从两方面着手:一方面要采取积极有效的措施,如岗位培训、继续教育等方式,逐步实行图书馆专业人员的素质。同时还可以采取派出学习、进修、作访问学者、交换馆员等多种途径,提高专业人员水平,为培养骨干、尖子人才创造条件。另一方面要采取扎实有力措施,吸纳、引进人才,构建合理的人才结构,以适应图书馆现代化建设和管理的需要。为了培养人才、留住人才、用好人才,必须树立现代人才观念,建立科学的人力资源管理机制。在这方面,我们还要进一步探索,总结经验,不断完善,要为图书馆专业人员创造良好的工作环境,改善他们的物质生活条件,使他们能够充分施展才能,拥有广阔的发展空间。

3.应用现代技术,更新服务手段

近年来,计算机、通讯、光声记录、多媒体等信息技术高度发展,为我们提供了良好的技术条件,我们应把它广泛地应用于信息的生产、加工、储存、检索、传输和利用的各个环节,使信息服务进入一个全新的阶段。应该有计划地分批组织全体馆员学习有关信息的加工、处理、传输、联网等计算机知识,要在全体馆员中“扫机盲”。联合国教科文组织重新对文盲作出了定义,认为现代文盲是不能识别现代信息符号、图表的人,不能应用计算机进行信息交流与管理的人。我们图书馆员不能是,也不应是新时代的文盲,因此,要在全体馆员中普及计算机知识和操作使用,计算机操作水平要与技术职称评定挂钩,作为晋升技术职称的必备条件。

4.建立迅速、高效的文献传递系统

文献资源共享最终依赖于迅速高效的文献传递系统。在网络技术高度发达的今天,文献传递服务仍然有十分重要的作用。可以说,没有迅速、高效的文献传递系统,就没有真正意义的馆际互借和网上借书。

建立统一的馆际互借系统,在联合目录的基础上开发馆际互借的相互联络、借助这个系统,可以非常便捷地处理馆际互借的相互联络、借出馆的文献在库情况、下一个的自动联络、费用结算等一系列信息,缩短馆际互借时间,提高效率。

三、大力开展继续教育和科普工作,提高图书馆员的业务素质

1.广泛开展学术交流,营造活跃的学术氛围

首先,应逐步扩展国际间学术交流,通过互派访问学者、科研合作、互开讲座等多种形式,加强国际间的交流与合作,使整合后的专业在开放的环境中吸取新知识、新能量;其次,加强校际之间的学术交流,通过举办专题学术讲座、学术研讨会等形式,使教师之间相互学习,共同提高;第三,增进跨学科的交流,改善教师的知识结构,促进跨学科人才的培养;第四,发挥专业协会、学会的作用,增加教师与教师之间、教师与广大实际工作者之间的交流机会,促进理论与实践的结合。

2.做好科普工作,提高公众的图书馆意识

为了推动“科教兴国”战略的实施和全民读书运动的开展,配合第二次全国科普工作会议的召开,文化部社会文化图书馆司和中国图书馆学会联合举办“2000年全国新世纪图书馆科普教育”系列活动。其间,学会组织具有专业特色的图书馆率先开展了“中国图书馆学会科普宣传日”活动,内容丰富、形式多样。历史的发展已进入信息时代,这是一个瞬息万变的时代,是一个未来主导的时代:如果我们仅仅满足于现状的研究,我们将永远只能跟在历史的车轮之后随跑,终有一日我们会被甩在历史的沉淀物——古董堆中;我们别无选择,我们只能根据可预测的未来确定我们的行动方向和战略;我们将不断地把未来现实化、把现实未来化(虚拟现实),我们将在未来与现实的交互中将图书馆推向理想的境界。

 

手机光明网

光明网版权所有

光明日报社概况 | 关于光明网 | 报网动态 | 联系我们 | 法律声明 | 光明网邮箱 | 网站地图

光明网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