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glish

一切为了病人

2002-09-18 来源:光明日报 本报记者 张传亚 我有话说

编者按本报自今日起,推出典型人物专栏《迎接十六大召开·时代风范闪光足迹》,陆续报道在生产和工作一线的十六大代表,以及教育、科技、文化战线优秀共产党员的先进事迹,展示他们努力学习和实践“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在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事业中作出的显著贡献,展示中国共产党的勃勃生机,展示中国共产党的强大凝聚力和战斗力。

丁义涛,1950年出生,现任南京大学医学院附属鼓楼医院院长、外科学教授、博士生导师、肝胆外科主任、主任医师,南京大学肝病研究所所长。兼任国际肝胆胰协会会员、中华医学会器官移植学会常务会员、中华医学会外科学会肝外科学组委员、中国抗癌协会肝癌专业委员会委员。1993年获国务院特殊津贴,1997年当选为中共十五大代表。

巍巍钟山,滔滔长江,见证着古城南京的沧桑巨变。坐落在繁华闹市的鼓楼医院,历经百年风云变幻,而今焕发出新时代的风采。十六大代表、院长丁义涛教授,以高尚的医德、精湛的医术、忘我的精神,成为这家百年老院的领军人物。

病人的安危放在第一位

出生在中医世家的丁义涛,在二十余年的从医生涯中,耳闻目睹病人及家属太多的悲欢离合。面对每一位病人,他“用自己的命拼病人的命”。病人的安危,丁义涛始终放在第一位,自己的事再大也是小事。强直性脊柱炎给丁义涛留下与年龄不相称的驼背。有关专家给他开出“穿钢丝矫正背驼,永远离开手术台”的治疗处方,几经考虑,丁义涛还是选择了手术台。

有一次,他和几位医师火速赶往几百里外的一家基层医院取肝用品,在把装有换肝用品的桶搬上卡车时,由于赶时间,他不幸从卡车仰面重重地摔在地上,后脑部当即鲜血淋淋,几乎休克。同事们见状,给他吸氧,要送他到医院。但丁义涛想,换肝用品不等人,手术台上的病人多等一分钟就会增加一分痛苦,提前一分钟送到,病人的生存就多一分希望。他让同事简单地包扎一下伤口,就催着卡车上路。好心的司机想把车开慢一点、稳一点,却被他“批评”,怕影响上手术台,同行的麻醉师提出打点麻药止痛的建议也被拒绝。就这样,在痛苦折磨中熬过了近3个小时。

创新就要敢冒风险

丁义涛有股与生俱来的犟劲。他深深懂得,科研就是探险。对于探索者,从来就是机遇与风险并存,谁不怕风险,谁便赢得机遇。在20多年的外科生涯中,丁义涛先后采用了近30项新技术、新疗法,完成了几千例手术,未发生过医疗差错,实施肝切除术800余例,手术死亡率小于1%,达到国内外先进水平。

1993年,丁义涛在国内外首创了“半离体切肝术的实验研究与临床应用”课题,对肝脏外科有突破性进展。1996年,受上海第二军医大学我国著名肝胆外科专家吴孟超院士的特别邀请,丁义涛在国内成功地完成首例“背驮式”同种异体肝移植术。1998年,鼓楼医院收住了一名因肝硬化伴急性肝功能衰竭的病人。丁义涛和同事们反复研究,决定采用人工肝联合肝移植的办法进行搏击。这项技术刚刚起步于少数发达国家,当时我国临床肝移植术主要用于治疗终末期慢性肝病患者,对于肝脏衰竭、肝昏迷尚没有涉足。在全院各科的通力协作下,手术以11小时、出血量2800毫升和无肝期3小时21分钟顺利完成,刷新了医院肝移植时间短、出血量少、无肝期短的记录。

吸引人才:不用高薪用机制

正当社会上动辄以数十万乃至上百万的高薪来吸引高级人才时,丁义涛及其领导下的鼓楼医院另辟蹊径,“不用高薪用机制”,北京阜外医院心胸外科专家王东进,留美博士后、西京医院肿瘤中心副主任刘宝瑞,骨科专家、留法8年的邱勇教授等一些拔尖人才纷纷落户医院。

用什么办法才能将人才吸引过来?如何避免“引进一个人,挫伤一批人”?丁义涛等人决定用激励机制。具体就是以“行政领导权、业务决策权、经济分配权、人事管理权和医德医风奖惩权”作为“资本”吸引人才。此方案一出台,即如磁石一样吸引八方才俊。刘宝瑞深有感触地告诉记者,丁院长确实是想干事业,确实是想把学科和年轻人往前推。他最终选择鼓楼医院作为施展抱负的一方天地。

面对日益严峻的人才争夺战,刚毅、坦荡的丁义涛幽默地说,嘴里吃一个,手里拿一个,眼里看一个。有了业务骨干,才能更好地为病人服务。

 

手机光明网

光明网版权所有

光明日报社概况 | 关于光明网 | 报网动态 | 联系我们 | 法律声明 | 光明网邮箱 | 网站地图

光明网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