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glish

常州:向现代制造业基地迈进

2002-09-20 来源:光明日报 本报记者 朱庆 本报特约记者 周萍 本报通讯员 周海涛 我有话说

9月19日,2002世界中小企业大会和中国国际中小企业商品博览会将在江苏省常州市举行(报道见经济社会版——编者)。这是常州市委、市政府确立“以世界跨国公司的加工厂和上海工业的后方基地为目标,把常州建成长江三角洲地区重要的现代制造业基地”的战略目标后迎来的一次盛会。

建立现代制造业基地,培育一批“企业航母”

为应对跨国公司的挑战,常州市委、市政府制定战略目标,到“十五”期末,全市将培育营业收入超百亿元的大企业4家,50-100亿元的大企业5家,30-50亿元的企业8家,10-30亿元的企业25家,使常州的大企业、大集团在“全省领先、全国有位”。

“世界企业”抢滩中国,最有希望承接第一棒的是已奠定市场经济基础和出现产业集聚的“长三角”和“珠三角”。常州市市长范燕青告诉记者,外资企业总部设在中心城市,分支机构或生产基地则建在周边地区,这种“前店后厂”式引资模式正在上海蓬勃发展,并成为推进区域经济联动发展的新动力源泉。

制造业,历来居常州工业经济的优势地位。长期积淀,常州制造业如今已初步形成机械、冶金、电子、纺织、服装等一批在国内具有比较优势的产业,崛起了晨风集团、新科电子、长江客车集团、黑牡丹集团等品牌企业,一大批竞争力强劲的产品脱颖而出。据统计,常州共有100多个产品在全国市场的占有率超过10%。影碟机、小型柴油机、城市客车、挖掘机等“常州造”成为全国的“单打冠军”。常州已经初步具备向现代制造业基地迈进的条件。

用科技创新推进现代制造业基地建设

常州市充分依托苏南经济板块的良好区位优势,以对外开放带动产业升级,使常州日益成为世界跨国公司的加工厂和上海工业的后方基地。世界500强企业中有通用、亚什兰、孟山都、伊藤忠、卡特门、现代重工等21家已落户常州;日本OKI电子、美国MT电子衡器等一大批大公司、大企业在常州设立了研发中心和生产基地;中国华源、中国化建、上海实业、清华同方、托普软件等一批国内大公司也已来常投资发展。

“现代制造业,是常州融入世界经济的链接点”,加快技术创新、培育核心竞争力是重要途径。常州市委书记李全林说,“现代制造业基地的关键在于‘现代’两字,而现代的关键在于核心竞争力”。因此,更宽眼界更高起点发展制造业,提升产品的科技含量是常州市制造业的首要任务。2002年4月1日,我国首组自主知识产权专用机车东风11Z型专用列车在常州戚墅堰机车车辆厂隆重下线,宣告我国专用机车依赖进口的时代结束,同时标志着我国机车车辆制造技术达到了国际先进水平,开始向精品、品牌机迈进。常州戚墅堰机车车辆厂科技创新只是常州制造业依靠科技进步,提升产品核心竞争力的一个缩影。

去年以来,全市完成技改投入88亿元,投资规模超亿元项目达23个,其中30个重点技改项目,如晨风集团高档服装及面料等5个项目列入国家重点技改计划。据统计,现在,全市新增省级高新技术企业32家,累计达151家;新增省级高技术产品173个,累计达667个;建成企业技术中心27家,与国内200余家科研院所建立了合作关系,签定了474个产学研合作项目。科技进步对全市工业经济贡献率达到42%。

现代制造业是常州企业与国内外大公司“对话”的平台

经过工业结构调整和国有资产重组,常州市已形成大工业格局。以常林股份、常州现代、日本小松为核心的工程机械制造业,以华电、华朋和东芝变压器为核心的输变电设备制造业,以远东、华利达、溢达为骨干的出口服装制造业,以东风机车、长江客车、光阳摩托为标志的车辆制造业等,已成为国内外重要的制造基地。一些企业初步具备了挑战国际大企业的实力。

高新技术开发区既是对外开放的窗口,又是现代制造业基地建设的载体。去年该市强力推进招商引资,在加强与跨国公司合作的同时,创造宽松的外部环境,吸引民资积极参与乡镇工业园的开发建设。开发区内的环保产业园、电子产业园、软件园等专题园区已成为常州制造业的新特色。目前,常州正加快向现代制造业基地迈进,传统优势企业一马当先,电子信息设备制造及软件、生物医药及精细化工、新型材料等三大新兴产业方兴未艾,恰如三驾快马,爆发出强劲的后发优势。

现代制造业的发展,需要一大批专业的高素质产业工人作支撑。为此,一座占地8平方公里、在校学生5万人的大学城将在常州南部动建,这座定位于全省乃至全国高等职业技术教育基地的大学城,将为常州现代制造业基地的建设源源不断地提供高素质的应用人才。

 

手机光明网

光明网版权所有

光明日报社概况 | 关于光明网 | 报网动态 | 联系我们 | 法律声明 | 光明网邮箱 | 网站地图

光明网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