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glish

《文史资料存稿选编》首发暨赠书仪式举行

2002-09-21 来源:光明日报 记者 倪迅 我有话说

本报北京9月20日电全国政协《文史资料存稿选编》首发式暨赠书仪式今天在全国政协礼堂举行,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全国政协主席李瑞环出席并讲话。

全国政协礼堂三楼大厅会场展台上摆放着一套套刚刚出版的《文史资料存稿选编》。李瑞环为《选编》题词:“了解历史,研究现状,开创未来。”全国政协副主席叶选平为《选编》题写书名。

这部《选编》是在李瑞环同志的倡导下,由全国政协与地方政协文史委员会通力合作,经过四年的艰苦努力,从库存的近3亿字文史资料中选编而成的。全书共26卷,3445万多字,是一部大型史料图书。

全国政协文史资料委员会主任朱作霖介绍了《选编》编辑出版情况。上海市政协副主席朱达人、中国人民大学教授王汝丰、中国国家图书馆馆长任继愈,分别代表协作单位、特约编审和受赠单位发了言。

在听取发言后,李瑞环作了讲话。他对《选编》的出版表示祝贺,向所有参与撰稿、整理、编纂和出版工作的同志表示衷心感谢。李瑞环说,政协的文史资料具有不可替代的价值和作用。文稿的作者包括前清遗老、民国政府要员和高级将领、著名社会活动家、民族工商业者以及各界爱国民主人士。文稿的撰写坚持了“亲历、亲见、亲闻”的原则。文稿的内容大多都是对中国近现代历史上一些重要事件、社团、人物的记述回顾,有不少鲜为人知的史实。文稿的形式体现了不拘观点、不拘体裁、不拘长短、不求全面的要求,可读性很强。这些文稿资料凝聚着撰写者丰富的历史体验和人生感悟,倾注了整理者大量的心血和汗水,是中国近现代历史研究不可多得的重要素材,是我国当代历史文化宝库中一笔珍贵的财富。

李瑞环指出,历史研究必须重视史实、重视史料。以史为鉴的史,是以事实作根据、以资料作基础的史。但是,对待事实的态度、对于资料的取舍,人们往往会受到特定时代环境、特定价值观念的制约,自觉或不自觉地把一些真实、宝贵的资料当作不适宜、不相容的东西,加以排斥,予以埋没,从而造成了许多历史的缺憾。撰写政协文史资料的人士,大多已经故去。这些资料像许多文物一样无法再生。珍惜、保护并利用好这些资料,是当代历史研究和文化建设所必需,是我们对前人应尽的责任,也是对后人应尽的义务。他希望各级政协组织认真做好库存资料的保管工作,以备将来查阅整理。

李瑞环等领导同志向中国国家图书馆等35家图书馆的代表赠送了《选编》,并向受赠单位颁发了收藏证书。

 

手机光明网

光明网版权所有

光明日报社概况 | 关于光明网 | 报网动态 | 联系我们 | 法律声明 | 光明网邮箱 | 网站地图

光明网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