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glish

实践“三个代表”重要思想 大力推进精神文明建设

2002-09-22 来源:光明日报 中共泉州市委常委、宣传部长 黄少萍 我有话说

江总书记“五·三一”重要讲话,对进一步加强精神文明建设提出了新的要求,明确指出在发展社会主义经济、政治的同时加强精神文明建设,用“三个代表”要求统领社会主义文化建设。这为我们大力推进精神文明建设指明了方向。

江总书记“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把始终代表中国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建设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同代表先进社会生产力发展要求和最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统一起来,始终保持党的生机和活力,使我们党始终站在时代前列,永远保持先进性,从而明确了精神文明建设在全党工作中的重要位置,对进一步提高对精神文明建设的认识,具有重要而深远的意义。

首先,加强精神文明建设,是代表先进社会生产力发展要求的客观需要。生产力是社会发展的根本动力。生产力既包含着物质的要素,也包含着人的要素,而且人是生产力中最活跃的因素、最具决定性的力量,对生产力诸要素起着支配的作用。解放和发展社会生产力,要靠人去实现、去推动;代表先进生产力的科学技术,要靠人去掌握、去发展。只有人的素质提高了,人具有先进性,生产力才会有先进性。而精神文明建设的根本任务就是提高人的包括思想道德素质和科学文化素质在内的综合素质。同时,精神也可以转化为物质,先进文化也可以转化为生产力。随着科学技术的突飞猛进,知识经济初现端倪,人类正在创造出过去时代所没有过的先进生产力。进入新世纪,精神文明建设将会更加直接地代表先进生产力的发展要求。

其次,加强精神文明建设,是代表先进文化前进方向的题中应有之义。江泽民同志在“七一”讲话中指出:“在当代中国,发展先进文化,就是发展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就是建设社会主义精神文明”。中国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与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前进方向是一致的,发展先进文化,就必须建设精神文明。先进文化是一切优秀历史文化的荟萃,是时代精神的升华,是推动社会持久发展的精神动力,是否拥有先进文化,决定着一个国家、一个民族、一个政党的素质和兴衰。先进文化由先进的思想、道德和先进的科学文化所组成,其中,思想、道德决定着整个文化的性质和方向。在当代中国,我们党要代表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就必须坚持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以培育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公民为根本任务,发展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的社会主义文化。

第三,加强精神文明建设,是代表最广大人民群众根本利益的重要体现。无论是发展先进生产力还是建设先进文化,归根到底,都是为了满足广大人民群众日益提高的物质需要和文化需要;无论是物质文明建设还是精神文明建设,归根到底,都是代表最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是相辅相成的,物质文明为精神文明打基础,精神文明反过来促进物质文明。当代科学技术越向前发展,人们的经济利益与文化利益的关系越密切。经济利益的实现是文化利益实现的基础;而文化利益的实现,又是经济利益实现的前提。精神文明建设搞不好,文化贫乏,精神空虚,思想腐朽,道德沦丧,社会混乱,即使经济一时上去了,也还会掉下来,经济利益最终也无法保障。因此,坚持经济利益与文化利益相统一的原则,大力推进精神文明建设,才是代表最广大人民群众根本利益的最好体现。

“三个代表”既体现了社会主义社会内在的发展要求,也反映了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的客观规律;既是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的指导思想,也是精神文明建设的指导思想。推进精神文明建设,必须以“三个代表”为指针,深刻理解和把握“三个代表”对精神文明建设提出的新的更高标准和要求,结合新的形势和新的实际,与时俱进,勇于创新,增进实效,努力推动精神文明建设的新发展。

一要与时俱进,永葆精神文明建设的生机和活力。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精神文明是一项全新的伟大事业,进入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加快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的发展阶段,精神文明建设面临着前所未有的发展机遇,也面临着大量的新情况、新问题、新挑战。国际国内形势正在发生深刻变化,西方敌对势力加紧对我“西化”、“分化”,加紧意识形态的渗透;我国社会经济成分、组织形式、就业方式、利益关系和分配方式日益多样化,给社会精神生活领域带来不少新问题;资本主义腐朽文化和封建主义残余思想尚未全部肃清,还在影响着人们的思想;加入世贸组织后,西方思想观念的影响增大,文化领域的竞争更趋激烈。这些都要求精神文明建设必须与时俱进,开拓创新。我们要立足于时代的新发展,积极主动适应客观情况的变化,及时总结实践经验,努力掌握新形势下精神文明建设规律,大胆探索新形式、新途径、新方法;坚持从时代发展和世界文明的走向中去拓宽认识的视野和实践的空间,以博大的胸怀吸取人类优秀文明的一切新成果,不断发展创新,永葆精神文明建设的生机和活力。

二要服务中心,为经济社会发展提供强大的精神力量。社会主义的根本任务是解放和发展社会生产力。发展是党执政兴国的第一要务,经济建设这个中心任何时候都不能动摇。精神文明建设必须紧紧围绕着这个中心,主动服务于这个中心,为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提供强大的精神动力和智力支持,创造良好的舆论环境。要坚定广大人民群众对马克思主义的信仰、对社会主义的信念,增强对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信心、对党和政府的信任。要引导人们围绕抓住机遇、加快发展这个主题,推动人们在解放思想中统一思想,努力形成与现代化建设和先进生产力要求相适应的思想观念和精神状态,积极投入经济建设主战场。要紧紧抓住干部群众关心的热点难点问题,多做理顺情绪、化解矛盾的工作,引导人们正确认识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中出现的新情况、新问题,正确处理眼前利益和长远利益、局部利益和全局利益、个人利益和国家利益之间的关系,努力为经济建设营造良好的环境。

三要把握方向,努力推进先进文化建设。江总书记在“七一”讲话中指出,“坚持什么样的文化方向,推动建设什么样的文化,是一个政党在思想上精神上的一面旗帜。”加强精神文明建设,要牢牢把握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大力发展民族的、科学的、大众的社会主义文化。要坚持把培养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社会主义公民作为精神文明建设的根本任务,以科学的理论武装人,以正确的舆论引导人,以高尚的精神塑造人,以优秀的作品鼓舞人,提高人们的思想道德素质和科学文化素质。要全面贯彻落实《公民道德建设实施纲要》,大力加强道德教育,广泛深入开展公民道德实践活动,推进社会公德、职业道德、家庭美德建设,构筑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相适应的社会主义思想道德体系。要深入实施科教兴国战略,推进科技教育、文化事业、体育卫生、新闻出版、广播电视、社会科学等各项工作,促进文化的繁荣发展。要坚持立足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实践,努力继承和发展中华民族一切优秀文化传统,学习和吸收一切外国的优秀文化成果,着眼于世界科学文化发展前沿,积极推进文化创新。

四要造福群众,把实现最广大人民的利益作为精神文明建设的出发点和归宿。加强精神文明建设,必须始终把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摆到至高无上的位置,始终把工作的着眼点放在与群众利益密切相关、为群众所欢迎的事情上。精神文明建设的每一项决策、每一项措施,都必须充分考虑人民群众的真实愿望和实际要求,真正把群众呼声当作第一信号,把群众需要当作第一选择,把群众利益当作第一考虑,把群众满意当作第一标准,从群众的所思所想、所急所难入手,从解决群众普遍关心的重要问题抓起,扎扎实实地做好得人心、稳人心、暖人心的工作。人民群众既是精神文明建设的受益者,也是精神文明建设的实践者,要充分发挥人民群众在精神文明建设中的主体作用,把精神文明建设的方针政策和人民群众的意愿结合起来,把政府的广泛发动和人民群众的自觉参与结合起来,把促进人民群众素质的提高和满足人民群众现实的精神文化需要结合起来,只有这样,我们的精神文明建设才能赢得群众的信任和拥护,才能真正代表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

五要注重实效,努力推动精神文明建设新发展。精神文明建设是一项长期复杂的系统工程,必须持之以恒,常抓不懈,重在建设,务求实效。各级领导干部要充分认识精神文明建设的重要地位和作用,增强政治意识、大局意识、责任意识,始终坚持“两手抓,两手都要硬”的方针,建立健全精神文明建设的领导机制、运行机制、检查考评机制、约束监督机制、物质保障机制,把精神文明建设各项工作落到实处。要坚持“以德治国”和“依法治国”并重,把精神文明建设的导向性体现在法律法规和有关制度之中,把精神文明建设的要求体现在科学有效的社会管理之中,贯穿于各行各业制定的工作制度、行业规范、乡规民约和人们的日常行为规范之中,以法制的手段来保障精神文明建设的成效。要充分发挥载体在精神文明建设中的作用,精心设计群众乐于参与、便于参与的活动载体,积极引导社会各界、各行各业根据自身特点开展各种创建活动。要坚持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坚决反对形式主义倾向和急功近利思想,推动精神文明建设由虚变实,虚功实做,取得实实在在的成效。

 

手机光明网

光明网版权所有

光明日报社概况 | 关于光明网 | 报网动态 | 联系我们 | 法律声明 | 光明网邮箱 | 网站地图

光明网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