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glish

凉山沧桑巨变 教育成绩斐然

2002-09-26 来源:光明日报 本报记者 于毅 我有话说

金色九月,五谷飘香,山花烂漫。四川凉山彝族自治州迎来了50华诞。这里是全国最大的彝族聚居区,405万人口中彝族占了近45%,这里还是全国唯一的一个由奴隶社会形态一步跨入社会主义社会即“一步跨千年”的特殊地区。50年来,在这6万多平方公里的大地上,彝、汉、藏、苗等36个民族的人民群众在党的领导和民族政策的指引下,携手并肩,奏响了一曲曲振兴教育,脱贫致富,开创未来的凯歌。

科教兴凉硕果累累

半个世纪前的凉山,正如她的名字是“荒芜”、“凄凉”的。广大彝族地区仍处于刀耕火种的时代,教育基础薄弱,民族教育更近乎为零,民族学校仅有2-3所,能识文断字的不足千人。1952年自治州成立后,特别是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凉山的教育事业发生翻天覆地的变化。2001年底,全州在校生达62万人,其中少数民族学生占44%。自治州不仅有包括小学、中学、高中、中专在内的近4000所学校,而且有普通高等专科学校5所。目前,由4所大专院校合并、培养少数民族本科生的“西昌学院”筹备工作正在紧锣密鼓地进行,该校的落成将结束自治州无本科院校的历史。

据统计,近20年来,凉山向省内外普通高校输送学生4.2万人,向各类成人高校输送4.6万人,培养中专生8.2万。昔日食不果腹,衣不遮体的彝族娃子,不仅有人上了省重点大学,而且北大、清华等全国著名高等学府也有了彝族学生,还出了像巴莫阿依这样的彝族博士后和其他学科的博士。

因地制宜特色办学

凉山教育局的负责同志指出,“同是十年寒窗苦,城市与农村不一样,农村与边远地区的少数民族山寨又不一样。我们大山里的娃子上学太难了。”针对少数民族地区生源分散和动员家长让孩子上学极为困难的特点,多年来自治州积极探索寄宿制教育的路子,千方百计多渠道争取资金,在有条件的县城创办寄宿学校,把高山深沟里的贫困学生接来上学,让他们不再成为新时代的文盲。目前全州民族寄宿学校已有852所,学生7.33万,到2010年将达到15万人。西昌民族中学的负责人说,该校无条件向西昌市13个民族乡的彝族学生敞开大门,学生不用考试即可入学。他们的原则是,只要还有容纳能力,就不能把一名彝族学生拒之门外。四川省委、省政府2000年批准了《四川省少数民族地区教育发展十年行动计划》,要求进一步办好寄宿制学校。这将为凉山地区办好寄宿学校创造更好的条件。

“双语教学”是凉山自治州为适应当地语言环境,克服语言障碍而采取的又一成功作法。在汉语基础薄弱的彝族区,以彝语为主,汉语为辅;在有一定汉语基础的地方以汉语为主,彝语为辅,做到两类模式并举,双语并重,培养双语人才。目前全州共有这样的学校800余所,学生近7万人。值得一提的是,西昌民族中学从1999年开始进行彝汉双语教育,已取得了不小的成绩。

党政齐抓百姓参与

尽管50年来凉山的教育事业有了长足发展,但这里仍是全国重点教育扶贫地区。经费、设备、师资严重不足,没有到过凉山的人是无法想象这里的困难的。如有1400多名学生的西昌民族中学,一直没有微机室,但高中毕业生又必须掌握微机操作,在百般无奈的情况下,今年他们自筹14万元建成微机室,其中12万元是从并不富裕的本校教师手中借的。现在全州仍有一定数量的师范毕业生因经费不足而无法安排,因为安排一个师范毕业生的工资可以安排10个不具备教课资格和水平的代课老师。“党以重教为先,政以兴教为本,民以支教为荣”,在凉山已不仅仅是刷在墙上的口号,而成为实实在在的行动。159个州级单位对口帮扶135个特困乡的教育,党政工作人员和平民百姓捐资助学已蔚然成风,全国一些情系凉山的仁者志士也主动向红军曾经走过的这块热土捐款,上海公民时炳良捐资100万元帮助凉山756名孩子上学的事迹在当地传为美谈。

 

手机光明网

光明网版权所有

光明日报社概况 | 关于光明网 | 报网动态 | 联系我们 | 法律声明 | 光明网邮箱 | 网站地图

光明网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