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惯了大都市华丽旖旎的歌舞,再来到四川西昌观看凉山彝族自治州建州50年之际演出的歌舞剧《月亮部落》,真正是如饮甘泉,如沐春风,使人耳目一新。
剧作家克惹丹夫并没有追逐时尚去搞一部当代题材的歌舞剧,而是从他所钟情所熟悉的民族文化中找到了最适合彝族音乐舞蹈表现的故事。在传说中的远古年代,追求美好生活的彝人长途跋涉迁徙到月亮坝。然而,首领之争、情感之仇,又使他们分成了势不两立的两大部落——月亮部落和黑山部落。部落的械斗、天灾的侵袭、外族的侵略,使他们再次陷入了痛苦的深渊,美好生活化成了泡影。当饱经了生活的磨难并眼见亲人牺牲之后,他们最终悟出了“部落和睦,才能强盛”这一民族发展的真理。作者虽然把剧情放在一个远古传说的框架之中,然而却没有人为做作地加进一些故弄玄虚的因素,剧情发展和感情冲突是那么符合人性、顺乎情理;全剧没有刻意追求高深的立意,然而正如作者所阐述的,时时暗合着当今世界“和平与发展”的主题,充盈着呼唤团结的力量;舞台上没有现代化的装饰和灯光,然而那种质朴不但没有使舞台显得简陋,反而处处与全剧相和相映,相得益彰。
处于祖国西南部的凉山彝族自治州尚属于经济不发达地区,但这里的艺术家却并不闭塞。《月亮部落》的编剧、现任团长克惹丹夫(彝族)毕业于中央民族大学艺术系和上海戏剧学院戏文系,该剧作曲之一、歌舞团党总支书记吉古夫铁(彝族)毕业于中央民族大学音乐系,两位男主角的扮演者冯兴荣(回族)和骆木格(彝族)也都曾在北京中央音乐学院随名师学习。这些少数民族艺术家先是得了邛海泸山的文化滋养,然后又在大都市见了世面,学习了学院派的艺术语言,于是在创作中表现出一种既忠实于戏剧规律又忠实于生活,既专业又未被格式化的艺术创造力,以及对于溶化于血液中的民族风格的运用。在《月亮部落》中,歌舞作为彝族的长项与戏剧有机地融为一体:凉山地区的民族音乐与文学风格在歌唱中流淌而出,马布、口弦、葫芦笙、胡惹、羊摩铃、竖笛等民族乐器在乐队音乐中贴切运用,“织毡舞”、“荞花舞”、“长发舞”、“月光舞”更使人时时记起——这是属于凉山的艺术!
凉山彝族自治州歌舞团是全国少数民族自治州歌舞团中为数不多的佼佼者之一,自1956年成立以来,曾创下辉煌业绩:《快乐的诺苏》、《红披毡》、《阿哥追》、《喜背新娘》等一系列极富民族特色又有艺术感染力的作品至今令人回味无穷;《奴隶颂》(大型舞剧)、《穿红裙的幺表妹》(轻喜歌剧)、《彝之舞》(大型舞蹈)等也都荣获过国家级和省级大奖。这次排演歌舞剧《月亮部落》,该团的几代艺术家都对它倾注了心血,毫无疑问,它将成为民族艺术的又一个里程碑式的作品。